全方位将村庄的红色记忆搬进浓缩的展厅!五华“红色陂坑村村史馆”建成开放

作者 黄培强 2025-07-01 18:35

2025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纪念日。当天,在五华县华阳镇陂坑村,承载着当地革命记忆与精神丰碑的“红色陂坑村村史馆”建成开放。中共五华县委党史研究室、华阳镇有关负责人及县回乡联村工作队,镇村干部,陂坑村党员代表,革命后代、村民代表50余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陂坑是一片浸染革命热血的土地,在峥嵘的革命岁月里,这里是古大存、曾天节、古定欧等众多革命先辈在五华安流、梅林、华阳、龙村等“上山”(注:五华南片)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地带。1925年4月,陂坑乡农民协会在祠堂铺文亮公祠成立,同时组建农民自卫军。国民革命东征军华阳之战中,陂坑群众为革命军带路、抬伤员,红色火种就此点燃。1927年春,中共陂坑党支部成立。翌年1月,陂坑乡苏维埃政府诞生,领导赤卫队参加“丁卯年关暴动”。面对敌人疯狂反扑和无数次“围剿”,古定欧、古长兴、古德欧等10多位烈士壮烈牺牲,80余间房屋被焚,一大批坚定分子跟随古大存奔赴八乡山。1930年,陂坑乡苏维埃政府重建并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农民人均分得1.55斗种田(注:0.66斗种折合1亩),为全县最高。长期的革命斗争,全村有40位革命烈士血沃大地,数量在全县415个行政村中仅次于梅林镇优河村,其中参加红十一军牺牲的烈士就有15位。古定欧、魏嫲等先烈用生命书写了“甘为革命抛头颅”的壮烈篇章。1957年4月,陂坑村被上级评划的革命老根据地自然村庄有曾子洋、高坪、峎古塘、曾洞、曲尺塘、祠堂铺、照月岭、洋枋等8个。

新建成红色村史馆充分利用了该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闲置的空间,共占地60平方米,展线42米。整个展陈分“根脉·红色故土”“峥嵘·红色历程”“不朽·红色忠魂”“见证·红色烙印”“传承•红土礼赞”“铭记•红色纪事”六大篇,展陈文字约1.9万字,有展板51块,珍贵历史图照67幅,用图片、文字、实物等方式,全方位将村庄的红色记忆搬进浓缩的展厅,再现了陂坑村厚重的百年历史征程。

这座由县党史部门主持深挖历史根脉、镇村合力联动建设、广大乡贤踊跃捐资打造的红色村史馆,成为凝聚陂坑红色文化、展现乡土风情、唤醒浓浓乡愁的乡村文化主阵地和子孙后代的“精神祠堂”。在开馆仪式上,远在外地经商的党员代表古培坤专程赶回家乡,并作为党员代表慷慨发言:“先辈为土地流血,我们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把家乡建成先辈梦想的样子!”

南方+记者 黄培强

通讯员 江连辉 何苏敏

编辑 罗蔚然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