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荔枝树迎来了又一关键生长阶段。在惠州惠阳、惠东、博罗等荔枝主产区,青绿色的荔枝幼果挂满枝头。
“当前,桂早荔、妃子笑等早熟品种正处于膨果期,桂味、糯米糍等中晚熟品种正处于第三次生理落果的关键期。”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技专家指出,膨果期不仅是荔枝果实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大的时期,也是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荔枝的产量和品质。
农技专家提醒果农,要加强果园管理,做好以下技术措施:一是病虫害防控,重点关注荔枝蒂蛀虫的防治,遇多雨天气要注意防控霜疫霉病;二是加强肥水管理,尤其是挂果比较多的荔枝树,要及时补充N、P、K等大量元素,增强树体营养;三是注意用药安全,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农技“轻骑兵”指导农户科学做好荔枝的栽培管理。
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广东荔枝采购导图》,粤西片区荔枝预计总产量99万吨,粤东片区荔枝预计总产量99万吨,珠三角片区荔枝预计总产量14万吨。
“根据田间观察,今年我市荔枝主产区挂果情况较好,主栽品种桂味、糯米糍预计六月中下旬上市。”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技专家说。为促进荔枝产量和品质双提升,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联合相关部门,在博罗龙华、惠东九龙峰和仲恺沥林等地举办多期荔枝专题培训班,围绕科学用药、花果期关键栽培技术、优质荔枝的品质特征等主题对农民进行培训,共培训相关镇街荔枝种植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代表等共150多人。同时,在荔枝开花、授粉、挂果等关键时期,组织农技“轻骑兵”30多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服务,通过“惠州微农技”等平台发布荔枝种植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做好荔枝的栽培管理。
接下来,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将组织“轻骑兵”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荔枝病虫绿色防控、科学施肥、保花保果、果树修剪等技术现场指导与田头观摩,加大荔枝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帮助农民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升种植技术。另外,将推进荔枝基地新机具的引进试验与推广工作,计划今年开展荔枝无人机山地调运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进荔枝产业机械化发展。(文字:陈春惠 涂杨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