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国种业龙头企业——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荃银高科”)发布年报及相关公告。
公告显示,2024年度荃银高科实现营业收入47.09亿元,同比增长14.7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58.23%。其中种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23%;各类农作物种子销量21,620.91万公斤,同比增长6.81%,水稻、玉米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分别为18.36%、19.73%;实现海外业务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72.39%。
当前,受粮价低迷、种子库存较高、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种子行业利润空间逐年被挤压,严峻形势下,荃银高科营收同比增近15%,实属不易。
值得关注的是,历经20多年研发投入和业务布局,荃银高科构建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自主或合作选育的水稻品种553个、玉米品种143个、小麦品种24个等,“科技先行”“振兴种业”是其始终不变的高远追求。
1
研发为要
科技先行,是荃银高科的战略初心,也是一路前行的灯塔。
品种研发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历经20多年的育种研发实践与积累,荃银高科在创新平台、科企合作、资源成果、科研人才等方面形成了强大优势,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实支撑。
2024年,荃银高科研发投入金额为17082.82万元,占种子销售收入的5.65%。
荃银高科坚持自主创新+科企合作的科研体系建设,截至目前,拥有自主或合作选育的水稻品种 553 个(国审 350 个),玉米品种 143 个(国审 50 个),小麦品种 24 个,还选育了一批优质棉花等新品种。
△2025年3月15日,由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行业相关专家,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国家生物育种园区试验田,对荃银高科牵头开展的“一种创制广谱抗病转基因玉米的方法”——国产抗病耐除草剂玉米新材料创制项目进行现场鉴定。标志着继此项技术去年获国内首个专利后,荃银高科加快了科研试验进程,以更好助力新质生产力。
创新平台优势,集聚创新要素。荃银高科建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平台,拥有农业农村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等,是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等多个联盟理事长单位。
持续开展科企合作,加快布局生物育种。荃银高科牵头与水稻领域内顶尖科学家和育种家团队联合成立的“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已实体化运作5年,控股子公司中科荃银在种质资源、生物技术、科研平台等创新要素聚合以及基因组设计育种等方面取得了较快进展,重点开展以基因组学为核心的设计育种体系建设及骨干材料选育,RiceNavi 导航育种及生物育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开发,品种选育及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已申请并获得一系列植物新品种权、专利权和软件著作权等。
公司还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优良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加快生物育种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动成果转化。
年报显示,加大科研投入,也是公司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海外攀升
荃银高科从创立之初就开始坚持“国内国外共发展”,海外种子销售持续攀升。
2024年,种子出口及海外销售再创新高,全年海外业务销售各类农作物种子 1,937.35 万公斤,较上年同期增长 74.80%,实现海外业务收入 4.9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2.39%。棉花种子等在中亚业务拓展取得进展,实现出口超 800 吨。
同时,WINALL 品种海外审定成果丰硕,截至报告期末已在东南亚、非洲审定通过 24 个杂交水稻及杂交玉米品种,为扩大市场开发和占有注入强心力。
目前,荃银高科种子业务已拓展到全国以及东南亚、南亚、非洲和中亚等海外30多个国家与地区。
△2024年5月22日,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中组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布萨迪·塔娜蒙为团长的老挝人革党高级干部考察团一行考察荃银高科,了解企业发展及对外交往情况并开展合作交流。
记者从荃银高科了解到,公司即将成立全球水稻创新中心,加快海外布局。
“未来种业的竞争不仅是新技术、新手段的竞争,更是种质资源和新材料的竞争。”荃银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介绍,中心将瞄准世界科学竞争前沿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突破智能设计育种、基因编辑等关键核心技术。应对高温热害等极端气候,解决穗发芽、氮高效利用等生产中的关键难题。满足健康营养等稻米产品的消费需求,布局更加完善的覆盖全球的水稻鉴定测试网络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斌表示,荃银高科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其水稻育种实力在全球处于第一梯队,中心的成立能把全球水稻研究成果快速运用于育种实践中,最大限度整合并发挥世界各地科学家的优势,“我相信中心的成立能更高效培育出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品种。中心不仅能推动水稻育种发展,同时能培养新一代的育种科学家。”
3
延链拓新
近年来,荃银高科不断探索“品种+品牌+资本”经营模式,扩大业务版图。以种业为轴,延长产业链,通过订单农业推进种粮一体化发展,拓展玉米、棉花等业务。
新兴板块往往面临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研读年报时,记者关注到,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毕马威”)对荃银高科2024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一是销售酒粮业务所产生的应收款项的存在性和账面价值的准确性;二是存货账面价值的准确性。
然而,根据荃银高科公告内容,以及与公司内部相关人员了解,对于上述两个事项的判断,毕马威的审计意见与荃银高科董事会意见并不一致。
从公告上看,荃银高科基于振兴川酒战略,于2021年成立荃银生物,通过“荃银高科+四川农科院+邛崃市政府”的合作形式,从酒粮品种研发到订单粮食生产,探索种粮一体化经营模式,为酿酒企业提供优质原粮,提升川酒品质,同时提高种植户效益,促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
新业务模式在第二年便遇到挑战。因2022年政策及行业影响,高粱、小麦行情大幅下降,导致酒粮存在滞销风险,为避免酒粮变质,荃银生物加快酒粮销售规避风险。
对于毕马威保留意见中提及的酒粮应收账款存在性及账面价值准确性,荃银高科对合同、发票、销售出库单、销售单、双方磅单以及物流(含货运司机)信息逐笔核对,并将相关材料提供给毕马威,荃银高科也将安排专人负责、律师介入,积极追讨三家酒厂的应收账款,力争未来2年左右的时间收回账款。因此,从公告上看,荃银高科对毕马威的保留意见并不认可。
当前,玉米种子新板块正处于发力阶段,近年来一直呈现高增长态势,自2020年以来,荃银高科玉米种子销量逐年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33%。
对于毕马威出具保留意见所涉的玉米种子存货事项,荃银高科认为,在合适的储存条件下玉米种子的保质期一般在5年左右,而该玉米种子库龄不超过2年,质量合格、市场表现良好、种植户接受度高,不存在减值迹象,且已按库龄及相应比例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荃银高科认为不需要再额外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司也将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未来2年左右全部实现销售。
令人费解的是,对于新兴板块的质疑,似乎另有隐情。
据公司内部人士透漏,毕马威出具保留意见之前,并未就相关事项与荃银高科管理层深入沟通。
该人士还解释,由于在荃银高科计划披露年报时间节点前,毕马威一直未提供相关报告,导致披露时间多次更改。让荃银高科对毕马威审计种业的专业度也存在质疑。
“种子是农业的源头,关系着粮食安全。当前正处于中美贸易战博弈的重要时期,农业是双方博弈的重要产业。在这个时候,荃银高科作为一家国内国外同步发展的中国种业领军企业被出具保留意见,对其发展、品牌的伤害都是极其大的,种业振兴需要多方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共同维护。”一位研究种业多年行业人士表示。
企业强,种业强。目前,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正处于从“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迈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大做强种业,必须做优做强一批具备集成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种业龙头企业。
△2025年2月15日-16日荃银高科召开年度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回顾上一年度经营管理工作,分析研讨当前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谋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为进入世界种业前十强而奋力拼搏。
在这重要关头,荃银高科作为中国种业龙头企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据了解,荃银高科2025年度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亿元,继续按照“进入世界种业前十强”的战略稳步前行。
作者丨李晓芬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看过就
点赞分享
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