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社区书房
正式启用
- 光大公交总站阅读基地 -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广州公交集团属下巴士集团联合广州图书馆,依托革新路(光大花园)公交总站资源,打造的广东首个公交社区书房——光大公交总站阅读基地于4月21日正式启用。
公交社区书房将通过整合数字图书馆资源、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举办多元化文化活动等举措,链接社区,为市民提供便捷的阅读体验,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打造书香羊城,推动广州市城市公共服务“出新出彩”。
-升级焕新-
公交总站变身“文化客厅”
焕新升级后的革新路(光大花园)总站变身“家门口的图书馆”,开放时间为9:00-16:00,分为借阅区、阅读区、休闲区,书房藏书近2000册,藏书主题分理论、哲学、文学、科学等,广州图书馆将定期更新书籍。书房内设有图书自助借还机,与全市1221个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实现通借通还,读者可凭身份证自助借还图书,或在书房畅享阅读时光。
近年来,广州市基层图书馆服务效能逐年增长,服务效能提升潜力持续激发。作为广州公共文化共同体的生动实践,相信以光大公交总站阅读基地为代表的新型阅读空间将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绽放更多华彩。
革新路(光大花园)公交总站以党群服务站、智慧站务房、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心晴驿站“四站合一”建设为基础,同时融入翁城孩子的诗歌,推动服务功能再升级、利民措施更贴心、站场空间出新彩。该总站作为工会爱心驿站,曾获全国服务能力提升试点(最美)驿站、广东省最美驿站、“新双15工程”智能化或延长服务时长驿站等称号;作为梁裕康职业健康创新工作室,曾获2024年广州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数字赋能-
一“码”即读重构阅读场景
自2022年以来,巴士集团和广州图书馆致力合作打造“数字图书馆进公交”项目,分别打造了“书香传承,巴士悦听”主题车、BRT“红色连环画主题站”等创新项目,本次公交社区书房——光大公交总站阅读基地的打造更是实现“数字图书馆进公交”3.0升级的建设成果。
一方面,书房链接了广州图书馆海量数字资源,方便大家获取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影、音乐、历史文献、模拟试题、专业论文、行业报告等。另一方面,电子屏装载了广州图书馆馆员精心挑选的上榜好书等专题数字资源,可实现“码”上阅读。
用微信扫一扫电子屏上资源的二维码,读者便可以迅速进入相关资源的阅读页面,进行电子书和有声书的免费阅读或畅听。这一便捷阅读方式打破了传统阅读的局限性,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文脉寻踪-
主题展览解码羊城文化基因
活动现场,由广州图书馆策划的广州小故事之《粤剧原来不用粤语?》主题展览引发关注。展览以珍贵文献、影像图片等梳理了粤剧语言演变的清晰脉络,从早期受外江班影响用“戏棚官话”,到清末志士班为革命宣传改用粤语,展现粤剧地方化关键转折。既讲历史成因,又提现实意义,还推荐了相关书籍,兼具知识性与资料性,让读者轻松了解粤剧语言变迁的来龙去脉。
-智创未来-
开启“公交+图书馆”合作授课新模式
巴士集团和广州图书馆合作开设各类新课程,通过“直播+线下授课”的方式,发挥好公交社区书房的阅读基地作用。现场当天就在公交社区书房开设了AI课程,同步在广州巴士集团和广州图书馆的线上平台进行直播。广东华南经济发展研究会人工智能应用传播中心主任黎莹洁在活动现场带来《AI赋能生活:唤醒美好回忆,点亮多彩日常》主题授课,从诗忆时光、修复旧影、帧动回忆、乐忆流年以及创绘日常等方面,多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参加人员掌握AI工具的核心功能。
公交社区书房——光大公交总站阅读基地是跨界创新的首次尝试,其“自助借阅+数字阅读+主题展览+直播授课”的复合功能,不仅为候车乘客、社区居民提供“抬脚可达”的阅读场景,更通过定期更新的文化活动,成为连接公共交通与社区生活的“文化驿站”。
未来,巴士集团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链接社区,在更多公交场景嵌入阅读空间、文化展览,促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直面市民,助力广州“阅读之城”建设迈向新高度。
来源:巴士集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