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 东成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紫气东成展新篇

南方+  2024-09-26 10:18

金秋时节,东成镇各行各业与阳光一起炽热起来。

在新兴县新成工业园东园,广东新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铝制品及金属加工项目热火朝天,奔着早日投产的目标奋进;在扶桂丹碟村,“政银企村户”家庭农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进一步激活镇村经济“源动力”;在碧塘村,“美丽庭院”创建深入人心,持续以庭院“小美”扮靓乡村“大美”……这一年多来,“发展快起来、镇村热起来”是东成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感受。

东成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以“全力打造成为全县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标杆”的斗志和拼劲,突出党建赋能,聚力优服务、抓工业、谋项目,不断做实“强镇兴村富民”文章,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全力打造新兴东部的新发展极,向云浮建市30周年献礼。

新兴县新成工业园东园里,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资料图片

新兴县新成工业园东园里,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资料图片

聚焦“百千万” 激发产业活力

搭乘“融湾快车”,东成镇聚力做大做强镇域经济,一同推进强链、补链、延链,不断构建东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引进计划投资1.3亿元的青山绿水温泉泉开心乐园项目和投资4000万元的吉渔农业发展项目……这是东成镇着力打造产业园区,筑巢引凤的新成果。今年以来,东成镇锚定招商引资不动摇,突出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用党建“一条主线”串起全员招商工作,推动党员干部“紧起来”“忙起来”“跑起来”,深入实施“双招双引”工程,全面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热潮,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东成镇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由镇主要领导带领全镇凉果生产企业参加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促成首届新兴凉果产业发展大会暨六十周年志庆活动凉果企业签订购销协议交易额达20亿元,推动凉果产业蓬勃发展、提质增效;新引进的吉渔农业发展项目,让闲置资产“活”起来,让“沉睡”资源再“生金”。

这边招商忙,那边生产旺。

在东成廻龙河边,300亩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平畴沃野,工人们摘菜、分拣、打包、送货,一派繁忙;在东利渔业专业合作社,百亩规模的鱼苗良种引进与繁育标准化基地,小小鱼苗在水中自由游弋,生机勃勃;在先丰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东成分厂厂区,经过智能化改造的生产车间机声隆隆,工业机器人有节奏地“演奏”金属加工舞曲……

2024年,是东成镇巩固“进”的态势,产业发展“加速度”更加迅猛的一年。

东成镇坚持“项目为王”,加强服务保障,加速项目推进,温氏荣康家畜项目已完成建设,并于今年3月投产使用;众美食品加工与销售项目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93万元,占一期投资计划的72.33%,项目正加快建设;穗筠养心民宿项目已完成地块竞拍,目前正加速推进。

同时,坚持三产融合聚势发力,通过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作用融在链上,持续擦亮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保加利生猪养殖”、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沃田蔬菜种植”等名片,不断夯实农业根基;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如凉果、不锈钢、皮具等转型升级、集聚发展;结合青山绿水温泉度假区和县康养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旅游康养融合发展产业链。

答好“四道题” 共建美丽家园

满目苍翠皆诗意,绿水青山入画来。走进东成镇碧塘村,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错落有致的美丽庭院、清新浓郁的廉洁气息……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绿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4年以来,东成镇全面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要求,坚持“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努力绘就“村在绿中、人在画中”的怡人景象,逐梦“绿美富”乡村,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围绕答好“四道题”,东成镇充分发动互助工作队、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3000多场次;完成“四沿”区域、典型村农房风貌品质提升47栋,让农房穿上新衣;种植苗木1.7万余株,高质量打造“党员林”“乡贤林”等主题林;建成“融湾东成·廻龙风貌”的美丽乡村风貌带;规划建设圩镇停车场,加快打造井然有序的圩镇风貌。

建设“表里如一”的美丽镇村,必须厚筑“底子”、夯实“里子”。东成镇围绕“共”字做文章,持续推进镇村同建、同治、同美。在“共建”上下功夫,镇村两级联动攻坚,持续完善教育、医疗及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推进1个镇级及16个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推动民生服务向基层配套延伸;在“共治”上求突破,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党群积分管理机制和民情日志“一线六民”工作法,引领广大党员群众汇聚到“百千万工程”中,实现发展共商、乡村共治、成果共享,全镇社会治理效能大幅提升。

实施“百千万工程”,不只是让镇村环境美起来,还要让老百姓钱包鼓起来。东成镇积极谋划镇域经济项目和村集体经济项目,助力强镇兴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宽广。如扶桂村福昌村民小组,已经尝到了“园区+”的“头啖汤”——利用村集体土地,瞄准园区生产生活配套需求,建设了约1100平方米的商铺用于出租,商铺一推出就受到了商家追捧、送来租约,一年为村民小组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东成镇坚持“党建+人才”双擎驱动,聚焦阵地建设、人才引进、效能释放,打造人才工作“一中心多阵地”模式,为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以水产养殖、富硒丝苗米种植、不锈钢生产加工等需求为导向,靶向引进科技特派员、企业家、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等各类人才70多名,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结合探索1个驻村团队联系1支能人队伍、结对N名能人的“1+7+N”模式,强化本土人才挖掘培养,组建各类能人队伍7支,培育“土专家”“田秀才”“鱼状元”等人才45名,助推东成镇云河村青年能人梁文超上榜全国大学生返乡创业典型案例。

紫气东来,玉汝于成。这就是闻者向往、来者倾心、居者自豪的新时代东成故事,与之同频共振的,是东成的磁场效应愈加明显,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数读

2024年上半年,东成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1.24亿元,同比增长59.50%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405万元,同比增长555.31%

税收收入2803万元,同比增长22.6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6万元,同比增长29.06%

其他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实现较快增长

■一线亮点

东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为“全国模范生”

“感谢你们耐心化解纠纷,让我们拿到了补偿款,辛苦你们!”日前,在新兴县人民医院内,伤者家属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激动地向调解员连连道谢,并表示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和司法的温度、真情。这是东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一起劳动工伤纠纷后发生的一幕,也是东成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层治理蓄力赋能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东成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实干砥砺前行,注重创新调解模式,凝聚治理合力,把调解组织建在全镇微网格中,实现人民调解在“网格”中落地,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0月,东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广东省14个受表彰集体之一,也是云浮市唯一入选的集体。2024年3月,东成镇云河村入选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是新兴县4个入选村之一。

据介绍,东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由镇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村(居)调解委员会“四方联动”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坚持防控并举,坚持“情理法”相结合,不断延伸矛盾纠纷治理触角,推动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新时代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确保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撰文:梁桂婵 凌浩文 黄钰婷

编辑 李婉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