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发展,肇庆首个“云端乡村学校”落地封开南丰镇

作者 卢逸轩 2024-12-10 17:16

为了破解乡村优质师资短缺、课堂教育薄弱等难题,近期,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成功创建了全市首个“云端乡村学校”,为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学们,请观看操作……”在一节名为《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课堂上,华南师范大学的教师正在远程教导如何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南丰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在屏幕前听讲。

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的“云端乡村学校”。 童雪妮 摄

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的“云端乡村学校”。  童雪妮 摄

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的“云端教研中心”。 吕桃 摄

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的“云端教研中心”。  吕桃 摄

今年9月,南丰镇中心小学正式启动“云端乡村学校”项目。通过建设以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为载体的基础应用环境,南丰镇形成镇级“数字化教学服务平台”,实现与县、市教育大平台的无缝对接,并辐射到各教学点。在中心小学,建设了1间网络教研舱和5间教学直播舱,这些设施不仅支持教师进行在线直播教学、备课和微课录制,还配备智能屏幕、音视频采集、声学处理等先进设备,为师生们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

“云端乡村学校”项目的实施,不仅带来教学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南丰镇中心小学的教师们积极适应云端课堂的新模式,通过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云端课堂带给我的感受还是挺多的。”该校老师侯镇慧表示,云端课堂让她能够突破地理限制,接触到不同的学生,并借助AI综合分析等工具,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质量。

同时,该项目还通过“外引内生”的方式,有效弥补乡村学校在优质师资和教学资源方面的短板。“云端学校这个师资力量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引,一个就是自己内生的课程。即一方面,通过与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引入名师课堂和优质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地优秀教师的潜力,通过直播舱将他们的课堂直接传送到村级小学。”南丰小学党委书记童嘉威表示,这种“云端乡村学校”模式不仅解决了师资力量的不足问题,还通过信息赋能,提升了学校内有效资源的汇集,大大提高了整个镇的育人质量与效果。

学生们对于“云端乡村学校”项目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兴趣。“这节课真有趣!这些都是在我们平常的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四年级学生小植在听课后表示,在云端课堂上,他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还体验到了智能导航、百度翻译等高科技产品的便捷与实用。这些在平常课堂上难以接触到的内容,让他对学习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热情。

为了确保“云端乡村学校”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南丰镇中心小学还建立了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他们依托华南师范大学乡村智能教育支撑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产学研基地,组织高校优秀师范生常态化开展数字支教。同时,通过培训农村骨干教师、招募支教志愿者等方式,不断壮大和优化乡村教师队伍。

南丰镇“云端乡村学校”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未来,随着数字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普及,封开县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将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

南方+记者 卢逸轩

通讯员 柴嘉蔚 吕桃 莫敏基 童雪妮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