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做厚制造业“家底”,释放县镇村发展活力

作者 施亮;卢逸轩 2024-11-29 06:31

今年以来,四会市在省2023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入选赛迪、国信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双榜单”,大沙、龙甫、下茆镇入选“全国千强镇”。1月至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292.1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65.55亿元。

四会城市景观。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四会城市景观。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四会市不断做厚做实制造业“家底”,依托以高新区为龙头、大型产业集聚区起步区为引领、四大园区为支撑的“1+1+4”园区,构建以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1月—9月“两新一电”产业产值达640亿元。打好产业招商落地“大会战”,新引进制造业项目207个,计划总投资509亿元,新增开工、竣工、投产项目分别达123个、52个、82个。

四会市以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一果(沙糖桔)一花(兰花)一鱼(大沙渔)一桌菜(预制菜)”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推出沙糖桔汽水、果汁等精深加工产品,产业链年产值超20亿元。推出全国首个兰花AI智能对话机器人“兰先生”,选育兰花新品种230多个。建设千亩连片“美丽渔场”,太二酸菜鱼等预制菜项目建设投产。

四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标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省级试点工作,谋划项目130个,计划总投资826.5亿元。加快推进四会市工人文化宫、希尔顿欢朋酒店等项目,谋划建设2个未来社区,新建3个城市公园、5个口袋公园。四会不断强化服务功能,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经验做法入选“国字号”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县域住院率提升至85%。

作为“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四会市有序开展典型镇建设,完成6个省典型镇乡镇建设规划编制,2个镇编制成果获评优秀,实施95个美丽圩镇项目,计划总投资5.48亿元。充分发挥首批8个典型村示范带动作用,抓好第二批25个省典型村培育提升,成功打造‌清心雅园等一批乡村精品酒店,建成龙江河亲水营地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33条省典型村年经营性收入平均达60万元。四会全域九成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完成超千户农房微改造。

四会稳步推进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顺利承接51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9项肇庆市级事项,理顺工业园区与属地镇权责关系;深化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今年以来完成农用地整理1880亩、建设用地整理781亩、生态修复1431亩;纵深推进农村“三资”管理改革,村集体资源资产线上交易率达100%,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15万元以上;强力推进大沙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抓好大型产业集聚区大沙片区项目引进,马房特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大沙镇中心卫生院升级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1—9月,大沙镇常住人口增长17.54%,达6.7万人。

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挂点联系四会为契机,四会持续加强同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帮扶单位沟通对接,推动二广高速龙甫互通立交等4个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和省政府重大项目清单。充分发挥中铁二十三局等央企资源优势,建立助力美丽圩镇建设项目清单,入库项目45个,投资额1.7亿元。扎实推进“双百行动”,肇庆学院及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建立技术服务团队21支。

前三季度,四会与增城区合作引进产业项目17个,合作园区各项指标大幅增长,在2023年度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考核中,增城区—四会市获评“优秀”等次。

南方+记者 施亮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