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香港与东莞两地青年的深度交流合作,帮助香港莞籍青年更好地了解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推动广大香港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7月12日至14日,第二届香港莞籍青年回莞交流活动在东莞举行。
7月12日,活动出团仪式在东莞市民讲堂举行,来自香港的500多名莞籍青年及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东莞与香港地缘相近、情感深厚
东莞与香港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从1978年香港商人在东莞创办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开始,一大批港澳同胞到东莞投资兴业,为东莞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东莞也紧紧抓住了发展机遇,从农业县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第15座拥有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以全国0.03%的土地,创造了全国0.9%的GDP、贡献了全国1.4%的税收、产生了全国3.3%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莞奇迹”。2023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1.14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28万亿元,经营主体总量超过170万户。
“莞港两地人员、经贸、文化交往密切,希望大家通过本次活动全面了解家乡东莞,准确认识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扮演的角色,更好把握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政策红利,呼吁大家积极参与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将东莞作为自己施展才华和融入大湾区发展的首选地。”东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梁燕玲表示。
活动分为四大领域,一站式读懂东莞
本次活动既是一次莞港交流的机会,也是东莞展示自身实力的窗口。
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重要交汇处,拥有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集聚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国际机器人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以及华为、OPPO、vivo等全球前列的科技企业,与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有外资企业超过1.3万家,拥有企业自主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8000多家,与香港合作建设的空港中心成为全球首个跨关境海空联运通道,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成为全国第三个两岸合作重大平台,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于今年4月正式设立,大湾区大学即将建成,连续多年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新一线城市、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
此外,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平均年龄仅为33.4岁,城市人口和青年人口吸引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三,东莞正积极推动港澳青年来莞发展,全市共建有9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先行区,建立了港澳居民政务便利服务,累计打造了50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有超过300名港澳青年在基地创新创业,港澳青创基地累计引进港澳项目近300个,近三年累计发动1000多家企业提供就业实习岗位1万多个。
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动漫艺术书展。
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动漫艺术书展。
本次活动围绕文化、科技、金融、餐饮等四个领域,共安排了4条不同的参访考察线路,通过参观海战博物馆、东莞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钱币博物馆、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具有东莞特色的国情教育、传统文化、创新创业、学习就业等基地平台,让青年们全面了解家乡东莞,把握东莞的发展机遇,激发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
“希望帮助香港莞籍青年读懂东莞、热爱东莞、融入东莞,培养青年对家乡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助力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香港东莞社团总会青委会主席梁毓雄提到。
相关链接:
第二届香港莞籍青年回莞交流活动路线
01文化界别交流路线
向香港青年介绍东莞非遗,青年们将前往石龙举重博物馆、横沥逸颐艺舍、炜业龙舟基地、海战博物馆等了解东莞的文化,并亲身体验腊肠制作。此外,还组织参观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让青年们更直观感受莞港两地的合作交流和紧密联系。
02科技界别交流路线
带领青年前往宇瞳光学、OPPO产业园、滨海湾展示中心、东莞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正中科兴科学园、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了解东莞企业如何实现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催生新质生产力。
03金融界别交流路线
拓宽青年对关键策略领域的视野,加强莞港两地金融界专业人士的交流,前往参观钱币博物馆和金融企业,与金融、法律等专业人士座谈交流,加深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最新金融政策思维及未来发展的认识。
04餐饮界别交流路线
前往东莞市鹤留山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市新好景食品有限公司、稻香集团、东莞思朗食品有限公司、鑫源食品博物馆等地,了解东莞餐饮行业发展、东莞本土市场与香港市场的差异,积极寻找商业合作机会。
南方+记者 章倩倩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