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原创图书占四成!“爱阅童书100”发布年度童书

作者 张玮 2025-03-24 09:13

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发起的“爱阅童书100”项目日前正式发布2024年度100本童书和10本教师用书,为学校、社区、公益组织、家庭提供高品质图书的专业选择。

记者注意到,这已是该项目连续第8年发布,此次入选的100本图书涵盖中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18个国家的出版物,其中国内原创图书占比达40%。

“国内原创作品质量显著提高”

2024年度“爱阅童书100”专家团队由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儿童阅读研究、儿童心理、少儿科普、美术等专业领域内专家组成,以公正、科学、专业的标准,评选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首次在国内出版的适合6-12岁儿童阅读的100本优秀童书和10本教师用书。

为了让小学阶段的阅读更全面系统,爱阅公益基金会对书单结构做了专业科学的设计。入选图书里,小学低、中、高年级适读图书分别为31本、35本和34本,文学、科普、人文的童书数量占比为67%、20%、13%。

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利芬分别代表文学组、科普组及人文组评委对2024年度爱阅童书100入选图书进行评述。

刘颋表示,此次入选文学组的图书,最显著的感受是与往年相比,国内原创作品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质量上更实现飞跃,使得评选过程既充满挑战也令人欣喜。而引进版图书的题材和手法雷同现象则较为突出,未能延续往年引进版图书的惊艳表现。“原创童书的崛起无疑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广大小读者带来了更多优质阅读选择”。

姚利芬在谈及科普、人文组入选图书时,也同样观察到国内原创非虚构童书质量显著提升,展现了知识的宽度、深度与密度,跨学科融合成为显著趋势。同时,还强调了知识的温度,认为科学知识同样可以充满情感与艺术,而互动体验与探究意识是激活知识的关键。

“做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

“如何让阅读‘有聊’,归根结底是源于对好书和对阅读的一往情深,并且可能会生发延展更强烈、更宽广的‘爱’,这许是‘AI’机器算法所不能完全代替的。”2024年度爱阅童书100评委主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谈凤霞认为,“爱阅童书100”书目,这些年来已成为中国儿童阅读这一“生命家园”的重要“构筑者、捍卫者和推进者”。

“这样的书目推荐,推荐的是一种审美,一个记忆,一些方向,一类也许是毛病更少的世界秩序。”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也认为,终身阅读的都是有价值的书、诗、故事,才是合乎生命意义、人类安全的终身阅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张劲硕倡导所有爱书之人应该凝心聚力,引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种精神必须要秉持下去。当你遇到一本好书时,你总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尤其是儿童,让孩子看到更多好书。”张劲硕说。

“孩子用来阅读的时间非常珍贵,家长老师没有大量的时间从浩如烟海的新书书海中披沙拣金,提供可靠的供参考的书目非常必要。”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李文表示,爱阅童书100的使命是做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希望把广阔而深邃的世界呈现在孩子面前,用丰富而营养的精神食粮滋养孩子,这些最新的好书让孩子们了解科技的发展,也受到文学和人文的滋养,进而身心健康地成长。

发布会还邀请了2024年度“爱阅童书100”入选图书创作者代表,展开一场关于创作故事和灵感的深度分享。

入选图书《我的世界》作家左昡以亲身感受与创作经历,与大家分享了儿童文学守护童心、引导心灵成长的激荡力量,用耐心与信任静候蜕变与美好、让文学故事恒久滋养生命的过程就如同“等月亮变圆”的美好期待。

入选图书《我的家》创作者九儿分享了用图画书创作构建连接童年与当下、人与自然的美好故事。她的创作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对人文文化、生命韧性的歌颂。通过讲述“书里书外的故事”,向大家传递着“真实即力量”的创作信念。

科普图书作者、插画师郑中原与动物有着深厚的情缘,尤其是鸟类,正是因为这些经验激发了创作《飞吧!鸟中王者:听中国猛禽讲它们的故事》,通过33种中国猛禽的第一视角讲述,展示了它们的生存技能、救助故事和历史文化背景,希望激发读者对野生动物的关爱与保护意识。

《好吃!苏东坡》作者刘阳重点围绕苏轼的美食家身份展开,展现了他对美食的热爱与生活态度。她希望通过美食这一切入点,让读者更轻松地了解苏轼及其时代,感受饮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体会阅读与生活的连接,传递“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生活哲学。

南方+记者 张玮


编辑 刘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