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广宁:推动县域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

作者 施亮 2025-03-21 06:31

春日广宁,竹海翻涌,产业勃兴: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7个,竣工项目4个,投产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超41亿元;江屯镇“明星产品”龙须菜长出嫩梢、叶片,坑口镇新引进的吊丝丹竹笋长势良好,已与不少酒店达成订单意向,乡镇富民产业各美其美……

广宁县城航拍图。 南方拍客 江先梅 供图

广宁县城航拍图。  南方拍客 江先梅 供图

2024年,广宁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元,经济增速5.2%领跑全市。“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打造优势产业。”广宁县委书记陈超常介绍,该县把产业兴旺紧紧抓在手上,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围绕“421”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县域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承载更多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县域经济。

绿色引擎驱动产业迭代升级

从研发试制、到零配件生产、涂装装配,再到成品检测,位于广宁县高新产业园(二期)的广东阳光科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实现“满负荷”状态运行,已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

广宁县高新产业园(二期)的广东阳光科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宁县高新产业园(二期)的广东阳光科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科密品牌始创于1993年,专注于保密、销毁技术及产品研发,是全国规模较大的一家专业生产碎纸机、涉密销毁设备的生产企业。2024年,科密公司将研发、生产、售后等部门迁至广宁,建成电机、机加、冲压、注塑以及组装等七大车间,组建超400人的生产制造团队,年产超60万台办公碎纸机、销毁设备、装订机等办公设备产品。

生产线落户广宁后,科密公司也积极推动实现供应链本土化,现已调研当地及周边地区20多家潜在供应商,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当前,公司还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拓宽使用场景,开发出扫描枪、高拍仪、指纹锁等新品类产品。

广东阳光科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

广东阳光科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

“同心者同路,同路者同行。‘绿色发展’这份志同道合的默契,让企业在广宁落地生根。”阳光科密生产基地总经理助理张少芬介绍,科密竹基复合材料科创零碳产业园项目已在广宁南街街道官步园区启动建设,将利用当地竹资源作为可再生原料,通过以竹代塑技术及生物技术加工制造竹塑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计划年处理14万吨竹子原料,年产9000万件办公文具,建设12000万件包装制品厂、12.5万吨竹塑抽粒厂、700万套竹塑产品厂、供应链配套厂。

小小“一根竹”撬动起兴县的“大产业”。2024年,广宁全年收储竹林20.67万亩,新增竹笋种植1万亩,竹产业产值达45亿元,增长12.5%。竹产业和塑料再生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推动广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竹纤维轻量复合材料。

竹纤维轻量复合材料。

“广宁将推动传统竹产业迭代升级,培育壮大新兴竹产业。”陈超常表示,该县将以竹子传统加工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带动全县300多家传统竹加工企业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转型;大力发展“竹塑结合”“以竹代塑”产业,建成国家级竹产业示范园,引导企业逐步转向生产高附加值的竹塑产品,打造竹子深加工完整产业链。

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品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背靠竹林吃“靓笋”。竹笋,是广宁最具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之一。但长期以来,竹笋保鲜期较短、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制约着竹笋产业的发展。

坑口镇引入良种吊丝丹笋。

坑口镇引入良种吊丝丹笋。

对此,广州市天河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帮扶协作驻广宁县工作队发挥种业资源和市场优势,在坑口镇引入良种吊丝丹笋,试点建设吊丝丹笋种植示范基地,突破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增加村民收入。吊丝丹笋口感独特,营养价值高,深受餐饮市场青睐,是兼具生态效益与市场价值的优质农产品。2024年,该镇试种成功的同时更拿下不少订单,2025年,该镇计划将吊丝丹笋扩种至70亩。

工作队还积极与镇党委谋划探索“2+2+N”竹产业项目发展,筹划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头成立广宁县坑口生活竹笋合作社加工厂。

坑口生活竹笋合作社加工厂。

坑口生活竹笋合作社加工厂。

该加工厂自2024年8月投产以来,已加工100余吨竹笋,月均产值可达6万元,竹笋加工产值接近30万元,为村民提供了约1000人次的用工岗位需求。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标志着坑口镇竹笋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加工延伸,实现了竹笋从一产往二产的转型升级。”

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产业是广宁“421”产业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广宁县以工业化理念、全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产品兴农、品牌兴农,做大做强做优广宁特色农业品牌,形成了具有广宁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肇庆配送分中心,推动油茶、生猪、肉鸽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综合产值达37亿元。

潭布镇番薯干。

潭布镇番薯干。

2025年,广宁提出,着力推动“肉鸽+生猪,竹笋+番薯”的“2+2”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壮大。广宁将做实种植业,扎实推进2万亩竹笋种植,推进竹笋深加工产业发展,打造两个甘薯千亩示范区,推动甘薯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升甘薯产力及强化甘薯品牌效应;做深养殖业,推进创展博纳寺坑肉食品深加工项目、石涧肉食品深加工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肇庆配送分中心(广宁县肉鸽深加工项目)等项目的建设和投产,为大湾区市场提供肉类等优质副食品。

将生态“好水”变成文旅“活水”

在竹林氧吧里徒步休憩,在古色别墅间享受天然温泉;乘坐竹筏悠游于绥江,驾驶摩托飞艇畅行江面……位于广宁县排沙镇的广东翡翠湾白天鹅温泉度假酒店,背靠森林竹海,三面绥江环绕,内湖风光旖旎,文旅产品丰富,成为不少广佛游客的度假目的地。

广东翡翠湾白天鹅温泉度假酒店。

广东翡翠湾白天鹅温泉度假酒店。

以水兴旅,以文活景。近年来,广宁县持续推进广宁绥江水经济带项目开发,将生态“好水”变成文旅“活水”。2023年,绥江两岸特色文旅项目列入“10+2”省级水经济试点。其中的翡翠湾假酒店以“康养度假+旅游”为核心,依托绥江开发摩托艇、快艇、竹筏等水上极限运动产品,目前61栋133套客房已对外营业,该度假酒店也被评为广东省2024年金品级乡村酒店(民宿)。

在广宁横山镇,罗锅竹林旅游综合带动项目同样以绥江水系为媒介,打造一个集休闲旅游、研学旅游、竞技旅游、农业旅游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当前,项目已完成竹种源基地、罗锅古码头至罗锅篮球场边约250米的廊道工程、罗锅古街石板路面铺设、外立面改造、绿化种植及四小园改造、游客服务中心、房车营地、滨江公园,文旅桥至游客服务中心段提升工程等建设。

环大湾区西百公里骑行活动,骑行爱好者齐聚广宁。 南方+ 施亮 拍摄

环大湾区西百公里骑行活动,骑行爱好者齐聚广宁。  南方+ 施亮 拍摄

古水镇竹海碧道旁,改造后的农房白墙黛瓦,与万亩竹林相映成趣。在此,广宁EOD古水河文旅项目利用古水河自然资源,打造成特色旅游文化的珠链式旅游生态休闲走廊。当前,该项目已开发70公里“古水河郊野径”徒步运动线路,并举办过多场徒步、骑行等大型体育活动,以赛促旅提升古水河乡村振兴经济带文旅配套设施,推动村集体和社会投资竹筏28条、农家乐3家、民宿1家。

2024年,广宁全县接待游客约52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1亿元,广宁入选“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下来,广宁将不断增强康养旅游与休闲竞技产业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努力构建“文化+旅游”“文旅+康养”“文旅+教育”“文旅+体育”等多业态多要素融合的文旅产品供给体系。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黄岚清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