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煌:以人为本,让学生站在学校正中央|三水学校面对面⑥

作者 吴碧霞 2024-12-30 06:30

县域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能有效带动县域教育质量的提升,而且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内在动力。作为区域龙头的三水中学,长期以来承担着这样的角色。

连续多年获评佛山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学校,三水中学以“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区域教育口碑,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刚过去不久的佛山六校联盟联考,三水中学表现亮眼,体现出扎实的教学加工能力。

在三水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张辉煌看来,“学校”二字分为“学”与“校(jiào)”。学习是第一要务,让学生站在学校正中央,让他们感到被看见、被发现、被关注,让学习真正、真实、真切发生。而教师们负责“教导”“校正”,一支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是驱动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永动机。

以人为本

构建多元育人体系

南方+记者:三水中学是观察三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窗口。您认为学校能一直保持高水平发展的秘诀是什么?

张辉煌:教育是没有捷径的,今天看到的办学成绩,源于长久以来的辛勤耕耘。因此,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回归基本常识。什么是教育规律和基本常识?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这当中,“人”和“学”是关键词。

我们要让学生站在学校正中央,以学做人、学求知、学共处、学办事、学健身为目标,发展学生自我认知、责任担当、方法策略、创新思辨、沟通协作、尊重理解、自我管理、问题解决、健康生活、持续发展等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学会学习和研究学习,让学习真正、真实和真切地发生,在持续的、广泛的、深入的、科学的学习中,审视自我、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

三水中学校园。

三水中学校园。

“学校”二字分为“学”与“校(jiào)”。学习是第一要务,老师们的责任是“教导”“校正”,一支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是驱动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永动机。

目前来看,三水中学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有国家、省、市、区级的名优校长、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名优班主任100多人。特级教师2名,正高级教师4名,副高级教师83人。师资力量强大,教学功夫过硬,且各有专长。近五年教师获国家级奖项53人次、省级309人次、市级459人次。

总体而言,正是我们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学为中心,以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扎实推进立德树人,结出了如今的丰硕成果。

南方+记者:这几年,三水中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到分层特色教学,我们做了哪些探索?

张辉煌:这几年,三水中学通过课程体系建设、育人方式变革,扎实狠抓“三风”(教风、学风、考风),探索“五育融合”背景下的多样态教育路径,尊重学生个性能力、知识特长等方面的多样性、多层次,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多元平台。

首先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我们成立了系统培养的翘楚部,由三个年级6个翘楚班组成,采取三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为学生创造自主成长与学习的高质空间。

作为佛山市高水平特色项目“科技+”创建学校 ,我们开发服务于“科技+”特色教育的四大课程群,成立三水中学中科青少年科技创新院,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思维。未来,我们还会在人才培养、选拔机制要做更多的探索,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竞赛上有更多的下沉、衔接和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我们积极探索多元升学新途径,为高考、竞赛、体艺特长等各个路径构建平台、资源和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兴趣需求,让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定向培尖,专业发展。

学校举行各类活动。

学校举行各类活动。

自2018年以来,三水中学有多名学子被空军航空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多所国防类高校录取,这一现象在佛山其他高中也很少见,呈现出强烈的区域特色。针对军警类特色人才辈出的特点,去年,三水中学开设了国防班,一方面是增强意识,激发兴趣,培养未来国防事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国防班课程的学习,培养爱国情怀和责任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三水中学还实行了全员导师制,形成“常规+多元”的师生关系,让教师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提供适合的助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教师的特别关注和帮助,营造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小伙伴的互助成长环境。

三水中学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佛山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学校,在历次校际联考和佛山统考中,高分层人数居佛山市前列,人才培养可以说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校园一角。

校园一角。

辐射引领

带动区域优质均衡

南方+记者:作为区域师资的龙头,我们留意到三水中学为区内学校输送了不少人才。培养如此强大的师资队伍,三中是如何做到的?

张辉煌:我们整个教师团队年龄分布合理,梯队接续有度,都正是肯奋斗、敢拼搏、有干劲的年纪。面向教师团队管理,三水中学推行扁平化制度,以年级为中心,将教育教学管理的主动权下放到年级、职能部门也分解到年级,让年级中心组管理、决策、考核、评价师生的发展,做到一线管理。在这样的机制下,大多数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都有丰富的年级管理和处室工作经验。

我们的老师还有各类的培优计划,包括岗前培训、青蓝工程、骨干工程、名师工程等,市区教育部门还提供各类教研联盟平台、教学教研能力竞赛,学校组织的教学沙龙、专题培训、备考研讨、跟岗学习等活动,教师业务成长特别快。

也因此,三水中学作为区域师资龙头,这些年连续向区内的华侨中学、原实验中学、三中附中、西南中学、健力宝中学等输送了多位校级干部,这是对三水中学教师培养机制的肯定,也扛起了作为区域龙头高中应有的担当和使命。

其实,三水中学教育集团成立以来,以三水中学为原点,这些年均在不断辐射引领带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初的几所成员校包括三中附中、西南中学、实验小学如今都成为了市区新的教育集团中心校,在课程建设、师生发展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高水平发展,不断扩优提质,在教育能手比赛、艺术展演、学科竞赛上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凝聚社会力量

多方协同育人

南方+记者:作为一所区域名校,三水中学也得到了很多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对吗?

张辉煌:社会力量尤其是校友会力量,对三水中学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贡献良多。前不久,三水中学网球场刚刚落成,这是三水中学校友会与三水网球协会热心支持下促成的又一项实事。

在三中校园里,随处可见校友们的捐赠修建的项目。校友会还设立了奖教奖学各项基金、连续三届举办校友会足球联谊赛等等,这些项目不一定很大,但都彰显了校友会“联谊互助、发展母校、润育英才、建设家乡”的理念。这份不忘桑梓的情怀,是对在校学生最好的乡情教育。

校友会捐建翘楚亭。

校友会捐建翘楚亭。

新高考的改革后,更应该开放孩子们的视野,帮助做好生涯规划。近几年,三水中学不断引导学生走出去,2022年,组织了广州高校行;2023年,在学校组织模拟招聘会,国防班学生暑假到长沙进行红色研学;今年,我们又开展了本土企业科技研学。通过创新性地开展这些与社会接轨的活动,突破课堂的边界,能够培育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科学家精神。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校友等热心社会力量的支持,这无疑又进一步强化了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建设。

除了走出去获取社会资源,在未来,我们人才培养模式要做更多创新思考,把更多优质社会资源引进校园。比如借助三水中学青少年科技创新院,在人才培养选拔、培养机制上做更多探索,把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佛山科学馆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企业和专家请进校园,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采写:南方+记者 吴碧霞

受访学校供图


编辑 熊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