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1000人!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打造“小包”讲解员队伍

作者 卢舒曼 2024-12-29 15:16

12月28日,“传承廉洁文化 讲好包公故事”——“小包”讲解员比赛在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举行。来自端州区各中小学校的26名学生代表入围比赛,轮番上台讲解展示,展现良好精神风貌,积极传播包公文化。

2024年“小包”讲解员比赛现场。 南方+ 卢舒曼 拍摄

2024年“小包”讲解员比赛现场。  南方+ 卢舒曼 拍摄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清是一种气质,廉是一种境界”“树廉洁之心,做廉洁之事,成廉洁之人”……比赛中,“小包”们在讲解时娓娓道来,声音洪亮而清晰,表现自信又大方。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去讲述《包公审石头》《包公井》《包公不持一砚归》等一个个包公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故事意义引人深思,从而让廉洁文化浸透人心。

选手在台上展示讲解技巧。 南方+ 卢舒曼 拍摄

选手在台上展示讲解技巧。  南方+ 卢舒曼 拍摄

选手在台上展示讲解技巧。 南方+ 卢舒曼 拍摄

选手在台上展示讲解技巧。  南方+ 卢舒曼 拍摄

经过一轮精彩比拼,2024年“小包”讲解员比赛分别评出了小学组和中学组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还向所有参赛“小包”们颁发聘任证书。

小学组讲解员选手。 南方+ 卢舒曼 拍摄

小学组讲解员选手。  南方+ 卢舒曼 拍摄

中学组讲解员选手。 南方+ 卢舒曼 拍摄

中学组讲解员选手。  南方+ 卢舒曼 拍摄

“经过参加这次比赛,我认为包公文化不仅是一种人物文化,还是一种青年传承的文化。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习包公文化,把包公的精神体现在点点滴滴的事情上。”参赛选手、肇庆市第十二中学九年级学生黎优婷赛后表示。

参赛选手邓翰璋家长代女士则认为,孩子们通过此次比赛,有了很好的平台和极大的动力去学习和了解包公文化,不断开阔视野,充分融入集体活动中。“同时,家长也能得到提升,与孩子共同了解包公文化,受到包公精神的浸润。”

现场观众紧密关注比赛动态。 南方+ 卢舒曼 拍摄

现场观众紧密关注比赛动态。  南方+ 卢舒曼 拍摄

本次比赛是由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与肇庆市端州区教育局共同主办,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学习包公知识、培训讲解技巧、了解廉洁文化,从而推动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博物馆资源服务社会领域的拓展,引导青少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营养。

“小包”讲解员比赛活动从2015年包公文化博物馆开馆后举办,至今已十年,培养出超过1000名“小包”讲解员。他们是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队伍,正在各个学校或领域成为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廉洁好声音的中流砥柱。

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年来,“小包”讲解员队伍不断壮大,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历史与观众的桥梁。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十年磨一剑”办赛,旨在打造“小包”讲解员队伍成为肇庆廉政文化教育品牌,让包公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在肇庆乃至更广阔的天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撰文:卢舒曼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