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海纳水务集团近日披露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如本次交易最终实施,公司控股股东将由李海波变更为茂名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李海波变更为茂名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此次国资入股,不仅使深水海纳迎来了实控人资金实力和资源加持的预期,也代表着国资并购重组进入了新一轮活跃周期,国企与民企合作进入探索优势互补强强合作共谋发展模式的新阶段。
产业协同资金扶持,走向良性发展
资料显示,深水海纳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生态环境智慧治理综合服务商,工业污水处理领先企业,战略聚焦工业污水处理、优质供水和新能源领域,整合智能装备、新材料、水处理药剂等产业链业务,搭建智慧水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集“研发、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累计在全国建设/运营800余个环保水务项目。
根据此前披露的2023年年报及2024年半年报,上市公司由于前几年应收款较大,运营资金较为紧张,利息支出也直接挤压了公司的正常经营利润,此次原实控人向国资转让上市公司控制权主要也是希望引入一家有资金实力的国企,改善上市公司的融资环境并寻求资源注入,同时,李海波方面也作出未来两年业绩承诺。
在业界看来,深水海纳实际控制人将更为茂名市国资委,这在情理之中,深水海纳与茂名产业具有较高的协同优势。
例如,深水海纳聚焦工业污水处理、优质供水领域,以石油化工领域的污水处理业务起家,在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处于相对龙头地位。茂名以石化行业立市,深水海纳的技术优势和经验,可与茂名资源循环产业一起,为茂名石化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给予整体解决方案。
深水海纳与茂名水投集团行业高度相关,智慧水务系统可与水投集团从多个维度开展合作。此外,深水海纳拥有先进的污泥处理技术,而茂名现有的多个矿山,由此可以提供一整套污泥处理以及矿山修复解决方案。
深水海纳还可通过深度融合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手段,整合公司优质供水、工业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环境监测、分布式光伏、储能、余热回收等环境保护和综合智慧能源全产业链资源,打造绿色零碳综合智慧园区。
在国资入主带来产业协同资金扶持的预期下,深水海纳资金状况将得到缓解,业绩有望得到提升。
重组整合加快资产盘活
2024年以来,我国支持并购重组的政策持续出台,新“国九条”明确表示要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并购六条”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并购重组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加大了对产业并购和科技创新企业并购重组的支持力度。
茂名市国资委抓住此政策风口,今年3月,旗下茂名港集团成功拍得茂化实华 29.15%股权,成为茂化实华控股股东,开创了茂名国资国企收购上市公司的成功先河,现又推动旗下茂名发展集团对深水海纳股权的收购,在全省国资并购中十分突出。
一直以来,茂名市国资委在城市建设与运营,产业发展,资产管理,食品农业,资源开发等方面持续发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资源整合业务协同,探索走产业化的道路,现在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从而引进优质项目落地,延伸和完善自有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有分析认为,国资加快并购重组步伐,可以帮助上市公司实现外延式增长,并推动A股上市公司股价整体呈现正面作用。
南方+记者 郜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