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茂名以“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为抓手,培育百亿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孕育了一批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新农人”。去年以来,茂名先行探索“新农人”培育新路径,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南方+茂名乡村振兴频道推出“新农人 兴农记”系列报道,通过深入访谈和实地考察,记录新农人们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思维,争当现代农业的探索者和引领者。敬请垂注。
早上6时,黄冬梅带着工人前往果场,采摘龙眼,打包装袋。“先要查看采摘的龙眼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黄冬梅说,“跑果园”已是常态,现在是龙眼的热销季,一天的行程基本排满。
黄冬梅是电白区麻岗镇丰润果业的主要负责人,十一年前与姐姐黄春燕从深圳离职返乡创业。“爸爸的荔枝滞销,我们想通过网店帮忙卖荔枝。”黄春燕说。
俩姐妹依托合作社果园,抓住电商机遇,打造了“荔枝妹妹”“大眼龙”等电白水果品牌,还在电商领域里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现在每天有近15个工人打包,一天高峰期可以发货600件,大概4000斤。”黄冬梅介绍,龙眼的市场相对小众,但每年的销售市场都比较好,荔枝、圣女果销售时期,每天有100多名工人,大多为附近村的妇女。
通过多年经营,供应链已经稳定,但荔枝姐妹创业头两年可吃了不少苦头。
随着全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荔枝价格受到收购商控制,卖不出好的价钱。2013年,黄春燕的父亲在马踏镇经营的500亩荔枝果园遭遇滞销,向女儿寻求帮助。
“我决定先回家乡,试一试。”黄春燕说,当时网购逐渐风靡,有着发展空间。等上手运营起来,她发现,“2014年就不行了。当时淘宝网店竞争激烈,特别是低价竞争,我们只卖了几百箱。”
市场的严酷现实并没有令黄春燕退缩,反而坚定了她要走一条与众不同发展之路的决心。这一年,妹妹黄冬梅从大学毕业,决定回家帮忙。
“2015年,我们果断选择了转型,寻找差异化赛道,通过微商、团长的模式,吸引了很多分销代理。”黄冬梅说,第一年吸引了300多个代理,10天预售卖了5000多箱。
作为新一代农民,姐妹俩虽然种植能力不强,但懂得营销方法,让消费者了解她们的产品,卖出好价钱。
“农户叫我们荔枝妹妹,那时我们正开始注重品牌的建设。”黄冬梅说,2015年,她们注册了自己的荔枝品牌——“荔枝妹妹”,之后又注册了龙眼品牌“大眼龙”。
“我们现在销售的是储良龙眼,个头大,龙眼的核是黑色的,像眼珠一样。”黄冬梅拿起一颗剥开的龙眼,展示“大眼龙”名字的由来。
她们对荔枝的品质格外“挑剔”。根据气候的特点以及果园管理方面的不同,每年的荔枝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变化,每年都需要反复跑果园、跑基地,对品质把关。
“主打品牌营销战略,只做高品质水果。”荔枝姐妹的良好口碑,吸引了越来越多老客户成为回头客,还介绍新客户。黄冬梅说,她们不局限于做某一个平台,做场地供应链、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
通过多年的磨合,俩姐妹配合默契。妹妹“跑基地”,找货源、抓品控,姐姐“管后方”,写方案、做营销。合作社组织周边村民种植改良品种,增加社员和周边种植农户收入。
“每年5到7月卖荔枝,7月后是龙眼以及桂圆肉,12月到来年5月卖圣女果。卖这四个单品,体量已经很稳定了。”黄冬梅说,除了水果品质,她们也会关注新的水果品种,提升产品竞争力。
【撰文】颜志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