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面向全球、惠聚未来——高端石化新材料招商大会在惠州举行。近年来,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致力于石化及新材料领域的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在研发石化催化剂、可降解生物材料、二氧化碳制备塑料等方面,具有非常有竞争力的基础技术储备。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院长周贤太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惠州拥有碳二、碳三、碳四、碳五以及芳烃等丰富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同时具备完备的石化原料制备应用产业链,从原料开采到初步加工,再到下游产品制造,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形成了有机的产业生态。
周贤太表示,惠州在推动石化产业与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上潜力巨大,尤其是打造南北联动的发展模式,能够充分激活上下游产业活力。借助这一模式,石化上游原料能够精准对接下游企业需求,通过巧妙的延链补链举措,逐步构建起层次分明、层层递进的全产业链条,涵盖石化新材料、电子化学品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等多个高附加值领域,极大提升产业的广度与深度。
周贤太建议,惠州应着重加大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投入力度。产学研合作绝非简单的形式结合,而是要在技术创新上开辟全新路径,让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前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产业生产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高校、研究院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模式,为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既懂理论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成果转化环节,搭建高效的对接平台,简化流程,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进程,全方位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惠州在石化及新材料产业赛道上持续领跑。
相关阅读>>
南方+记者 乌天宇 罗锐 马发洲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南小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