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常平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的批前公示,该草案规划了常平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明确要将常平打造成为“东莞东部综合枢纽,先进制造强镇,活力生态宜居城”。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该草案特别提出,推动常平西联大朗打造东莞东部CBD,依托常平和大朗第三产业优良基础,共同打造东莞市域东部服务中心,引领莞惠合作。其中,常平镇内的“香港城+南部新城+东莞东站”将构成先导区,依托莞港合作区优势机遇,主动在深莞惠三地的中心区域寻求产业合作,汇聚创新资源,探索区域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建成大湾区重要的产业创新节点。
香港城效果图
香港城效果图
改革开放以来,常平镇凭着铁路条件、镇商发展基础及香港的社会网络联系,快速发展成为东莞的“商贸名镇”。为继续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级,发挥以往先行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社会资本作用,该草案明确依托各级轨道设施,对外快速通达大湾区核心城市,对内推动轨道与道路交通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高效能的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轨道交通枢纽对片区发展的带动作用。
据草案可见,常平境内有6条轨道线路,其中广深铁路、京九铁路、莞惠城际3条已建成运营,常龙城际、轨道交通3号线、轨道交通4号线3条属于远期规划。
此外,该草案还规划了常平 “一环、十一横、十一纵、八射”骨架路网。其中“一环”为:环常东路-环常西路-环常南路-环常北路;“十一横”为:莞番高速、佛莞高速、桥梓路、振兴东路、常平大道、南城路、常东路、明珠路、莞樟路、纬四路、常桥路;“十一纵”为:从莞高速、环莞快速路、骏发二路、圆山路、还珠路、常黄路、新城大道、口岸大道、聚富路、东站路、东深公路;“八射”为:松山湖大道延长线、山水路、新公常路、常樟路、东深公路连接线、东平大道、北横路、东兴路。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常平镇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也强调,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中特别提到,要推动新城市中心开发取得有效进展,打造新的发展轴、生态轴、景观轴;加快推进常平火车站及东莞东火车站两大TOD综合开发项目,进一步做好“香港城”项目的招商推介,全速推进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
南方+记者 韦基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