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中医药局公布省“十四五”省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名单,来自汕头4家医院7个专科入选。在汕头本地医疗机构“上榜”的名单中,除了3家市属三级医院的专科外,金平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入选省级中医药临床特色专科建设项目。
据了解,去年8月起,汕头市卫生健康局在汕头各区县启动中医药文化服务暨健康夜市巡回活动,首场活动便是在金平区开启。事实上,作为汕头市的文化中心,金平区在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上拥有深厚底蕴,区属多家公立医院多以中医骨伤、针灸推拿等专科见长。
对于金平区中医医院而言,此前该院针灸康复科已被评为广东省中医特色专科,先后有内分泌科、骨伤科被评为市级中医特色专科、市中医重点专科。一家区级中医医院多个专科先后入选“省字号”“市字号”,折射的是该院在学科建设上怎样的思路与成果?
守正弘扬中医精粹
走进金平区中医医院,除了充满中医药文化的视觉标识外,弥漫在空气中的多种药材馨香,让人倍感舒适。金平区中医医院党总支书记吴献章介绍,医院坚持中医本色,充分运用好中医药传统诊疗方法和技术,将中医文化融入到治疗和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等多个环节,形成特色鲜明的多元化中医药综合服务。
“我们几乎所有医生都经过中医专业学习,看诊以中医为诊断思维,坚持用中医的‘望、闻、问、切’进行诊断,用药优先以传统中医药验方为主。”该院骨伤科副主任林辉武介绍,以骨伤科治疗骨折病人的治疗为例,科室以中医骨伤科传统理论进行辨证施治,分为早期活血化瘀、中期舒经活络内服外用、后期补肝益肾等多个伤期进行用药,让病人免于手术治疗也能达到良好的恢复效果。
骨伤科团队正在演示教学。 受访者供图
骨伤科团队正在演示教学。 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金平区中医医院骨伤科现有医护人员23名,其中高级职称就有4名,科室配备了病床60张,开设有中医综合治疗区,应诊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以及四肢骨折等多种急慢性疾病。“相比于西医骨外科技术,中医骨伤科省钱、省事,风险低、效果好。”林辉武说,他们在临床运用中还着重推广针灸、推拿、正骨、整脊手法等中医诊疗特色技术,让患者都能享受到中医“简、便、验、廉”的便利。
旅居香港的王姨对此颇有体会。57岁的王姨在运动中不慎发生桡骨远端骨折,尽管她可以在香港当地享受到公费医疗,但是,当地医生运用西医的手术切开和锁钢板等治疗手段,让她感到焦虑。于是,她特地打“飞的”回来家乡汕头,接受中医骨伤科传统治疗。“我们通过中医正骨手法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用小夹板固定,敷贴我院自制膏方,定期复查换药,配合功能锻炼,让患者免于开刀也能实现康复。”林辉武分享了王姨的治疗过程。
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金平区中医医院骨伤科是一个具有久远历史的科室,在50余年的发展中,科室数代人薪火相传,形成“老、中、青”搭配的团队。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出彩,科室团队致力于提升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近年来,该院就以人才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动着整个学科发展。
2019年,金平区中医医院杨懿凯中医工作室被列入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22年,该院副院长谢翊入选广东省中医师承“薪火工程”继承人;2023年,该院3名中医专家获评金平名医,建设传承工作室。在名医工作室的牵引,全院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骨伤特色专科建设、学术交流和技术成果推广工作。
该院临床中常用的一枚膏方,也折射着数代人传承与创新的缩影。谢翊介绍,近年来,医院在自制的膏方中持续进行探索:调整膏药黏稠度,调配减少过敏成分,不断改善膏方溶剂,让膏方更适用临床患者病情,减少过敏发生,更好地助力患者恢复。
据了解,在致力于临床治疗的同时,金平区中医医院还将“治未病”和康复服务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目前,该院每月到社区开展健康宣教,分享中医养生、锻炼技巧,帮助居民矫正姿势,减少骨伤疾病的发生。同时,医院还发挥省中医特色专科针灸康复科优势,为患者构建了骨伤科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全流程管理,让患者拥有更优的康复效果。
谢翊说,他们将不断探索,将中医骨伤传统适宜技术与现代康复手段相结合,建设全方位、综合性、多样化的中西医结合骨伤康复治疗新体系。他表示,接下来科室将继续深耕中医骨伤领域,以精湛技术、优质服务守护患者骨骼健康,助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
南方+记者 彭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