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收官之际,我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传来新进展——作为工程关键节点的廉江泵站高位水池已进入封顶倒计时。近日,这座形似“巨型水碗”的核心构筑物即将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标志着这一国家级水利工程向2031年通水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廉江泵站高位水池。作为广东迄今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利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自开工以来便备受关注。工程从西江干流取水,输水线路绵延490余公里,覆盖湛江、茂名、阳江、云浮4市。截至目前,工程隧洞掘进已完成126公里,占总量的40%,各项施工任务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这座形似“巨型水碗”的核心构筑物即将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据工程建设方介绍,项目计划于2031年正式通水运行。届时,工程将串联沿线12座水库,构建起“江库联动”的水资源调配网络,预计年均供水量可达21亿立方米,直接惠及1800多万群众。同时,工程还将新增灌溉面积185万亩,退减地下水超6亿立方米,不仅能破解粤西地区长期存在的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更将为区域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保护注入持久“水动力”。
建成后直接惠及1800多万群众。此次廉江泵站高位水池的即将封顶,既是环北部湾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成为“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随着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加快落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持续提升,正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南都N视频记者:丁治加
实习生 杨哲鑫 刘玉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