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十五运会,深圳这座40年老“地标”如何焕新升级?
距离十五运会开幕还有10天,各大赛区的赛事筹备和场馆运行工作正在紧张推进。日前,“十五运看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十五运会主要承办场馆之一——深圳市体育中心,深入探访场馆焕新升级及赛事筹备、服务保障情况。
深圳市体育中心地处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地段,始建于1985年,是20世纪80年代深圳“八大文化设施”之一,也是深圳的“地标”性体育场馆。其1985年建造时采用的屋顶系统整体顶升施工工艺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也是深圳首个获得“鲁班奖”的建筑。
建成后,深圳市体育中心曾举办第八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深莞穗”网球锦标赛、2003中美篮球对抗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以及多场明星演唱会。红极一时的香港“四大天王” 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和黎明都曾在这里举办演唱会。
2020年,深圳市体育中心启动升级改造工程,形成包含专业足球场、综合体育馆等设施的复合型城市体育综合体,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多功能、高效率的现代化场馆特点。其中综合体育馆配备“开合屋盖+可折叠移动式斗屏”系统,可实现16项赛事快速切换。
深圳市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主馆作为国内首例配备开合屋盖的大型场馆,2024年10月投入使用后承办了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及CBA赛事。在十五运会中,这里将举办羽毛球、足球(男子20岁以下组和男子18岁以下组)、射箭、飞镖等赛事及残特奥会闭幕式。
深圳市体育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专家吕佩蕾主要负责场馆建设,赛事搭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他向南方+记者介绍,综合体育馆主馆体拥有开合屋盖、可折叠斗屏、可移动式座椅等先进硬件设施,可承办篮球、网球、羽毛球、体操等16种高规格赛事,能够在不同赛事之间实现快速转换。“体育馆内的开合屋盖和可折叠移动式斗屏是可以联动的,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满足高级别篮球赛事对斗屏的需求,也可以实现场馆作为室外网球场的功能,保证整个场馆的转换灵活性。”
体育馆内的另一大亮点是伸缩座椅和活动看台。新建的体育馆将座位数从原来的6000个大幅提升至1.6万个,伸缩座椅和活动看台的应用,不仅能适应不同赛事对场地的不同要求,实现赛事之间的灵活转换,还能多样化地满足观众的近距离观赛需求,让观众沉浸于赛事的激烈氛围中。
将举办十五运会足球(男子20岁以下组和男子18岁以下组)项目比赛的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也迎来扩容和焕新升级,全力提升观赛竞技体验。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是深圳首个符合国际A类足球赛事标准的专业足球场,并于3月28日在2025中超联赛第3轮深圳新鹏城对阵云南玉昆的比赛中迎来“首秀”。
据悉,此次改造将可容纳观众人数从3.2万升级为4.5万,同时观众席首排距场地仅9米,极大提升了观赛沉浸感。此外,体育场集多项智慧科技于一体,由四块单屏141平方米的端屏组成的“光影矩阵”带来超高清视觉盛宴,同步引入“i深体”AR移动导航功能,帮助观众轻松定位。
吕佩蕾还介绍道,体育场看台的座椅均采用镂空式设计。功能上,该结构不易积水,还能在炎热天气下有效降低观众的体感温度,座椅的镂孔背面以网络式加强筋加固,结合气辅式加厚座圈,其承载力及韧性都强于普通座椅,可以达到“久坐不累”的效果。这款座椅为深圳企业自主设计生产,曾获2022年度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也是国内体育设施设备行业获得的首个红点设计大奖。
对专业足球场而言,草坪的维护极为关键。吕佩蕾透露,体育场在通风、透光方面都做了特别的设计,为草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为迎接十五运会足球(男子20岁以下组和男子18岁以下组)项目比赛,体育场近日为提升草坪质量做了大量工作,“因为之前承办的足球赛比较多,我们请了专业养护团队,及时更换赛后破损草皮,让草坪处于最好状态,保障运动员正常发挥。”
另外,深圳市体育中心在体育场、体育馆等十五运会赛事场地配备了无障碍卫生间、淋浴间、停车场、轮椅坐席、盲道及电梯等设施,科学规划了运动员与观众的无障碍流线,采用“零高差”设计,确保行动不便人士全程畅通无阻,打造无障碍标杆,全方位彰显人文关怀。
深圳市体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系统性升级改造与全要素测试赛的实战检验,深圳市体育中心各项设施与运行体系已全面就绪。“我们将以优化完善的场馆设施、严谨专业的运营保障和细致周到的人文服务,全力确保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相关赛事顺利举行。”
采写:南方+记者 张思毅
摄影/剪辑:南方+记者 石磊 见习记者 赵子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