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火点燃激情,体育传递梦想。
11月2日,十五运会澳门站火炬传递活动举行。澳门赛区火炬传递路线全长约2.6公里,共50棒火炬,由政府总部起步,终点设在大三巴。路线串联了澳门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充分展示了中西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和谐共存,体现澳门多元和谐的城市精神。
“火炬传递是十五运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它意味着距离十五运会开幕式更近了,澳门市民早已做好准备,热情迎接十五运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亚洲群众体育协会主席潘永权说。
当圣火在火炬手掌心接力,火焰穿过百年街巷,不仅点燃了澳门市民对全运会的热切期盼,更串联起粤港澳大湾区共赴体育梦想的壮阔愿景。
火炬,传递的是期待
上午7时,柔和的阳光洒在澳门的街头,唤醒了沉睡中的城市。
市民吴女士带着专业摄影设备早早来到了大三巴。她不断调整镜头,对准牌坊,指尖在相机按键上轻轻摩挲:“我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全运会第一次把火炬传到这里,这个时刻值得记录。”
日光渐盛,越来越多市民循着“圣火即将到来”的消息汇聚到路线两侧。
十五运会的圣火,就在这份翘首以盼中,一步步走近。
9点30分,火种护卫队员带着圣火,来到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总部前,在多人见证下,点燃了火炬台。第一棒火炬手,从特区政府总部出发。
火炬手举着火炬,走过何鸿燊博士大马路,经过八角亭、大堂前地,最后抵达大三巴牌坊。跟随火炬手的步伐,市民一路前行,他们与火炬手热情地打招呼,与圣火合照,不时将阵阵掌声与祝福送给向前奔跑的火炬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当最后一棒火炬抵达大三巴牌坊时,这里早已挤满了翘首以待的群众——相机快门声、欢呼声与《气势如虹》的激昂旋律交织,人们自发随着节拍摆动,手中的国旗、区旗不断挥舞。
“真的是太激动了!”火炬传递仪式结束,市民罗女士便来到火炬台前合影留念,她举着国旗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笑容灿烂。“第一次看到火炬传递活动,很荣幸,祝全运会成功举办,运动健儿加油!”
火炬传递的,是澳门市民对全运会的热切期盼,是对“家门口的体育盛会”的由衷珍视,是“期盼全运、参与全运、支持全运”的生动注脚。
火炬,传递的是信心
“火炬传递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有可能我的人生就只有这一次机会,我觉得很荣幸。”郭建恒是第50棒火炬手,也是澳门现役空手道代表队运动员。
他的体育生涯里,藏着澳门体育的“突破时刻”。2021年的十四运会,他奋力拼搏、勇往直前,在空手道男子个人型比赛中以25.02分获铜牌,系澳门代表队全运史上首枚奖牌;两年后的杭州亚运会,他再次取得2枚银牌,实现了新的突破。十五运会,他代表澳门出战十五运会空手道男子团体型比赛。
如今手握十五运会圣火,郭建恒的眼神里满是笃定:“我们的目标就是奔着奖牌去的,大家一定会尽力争取。”火炬手的身份给予了他特别的力量,让他更有信心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比赛。
“跑起来还有点紧张,但是现在我很兴奋!”澳门自行车代表队运动员区海欣说。
区海欣也是澳门的运动员。她曾于2018年亚洲场地自行车锦标赛获得女子青年组捕捉赛铜牌、日本场地自行车亚洲杯获得女子青年组捕捉赛银牌,近年来她在澳门公路单车联赛中屡创佳绩,多次夺得女子组冠军。
“愿十五运会顺利举办,愿所有运动员都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区海欣说。
火炬传递的,是澳门运动员冲击全运的坚定信心,是澳门体育事业的蓬勃生机。据悉,本届全运会澳门体育代表团预计有421人,其中296名运动员将征战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23个竞赛项目。澳门的运动健儿们将以“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姿态,在全运赛场上书写澳门的精彩篇章。
火炬,传递的是底气
当圣火在大三巴牌坊前跳动时,澳门赛区的赛事筹备工作早已进入“冲刺收尾”阶段——这份底气,正是火炬传递背后最坚实的支撑。
澳门赛区将承办十五运会5个比赛项目,包括乒乓球、三人篮球、五人篮球(男子18岁以下组)、排球(女子成年组)以及空手道,承办残特奥会2个羽毛球比赛项目。此外,澳门也参与承办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比赛路线将跨越粤港澳三地,这是十五运会唯一一个连通粤港澳三地的比赛项目。
为确保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顺利举行,澳门赛区稳步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今年5至6月,十五运会5个比赛项目的运行测试已顺利收官,在5月、6月已经顺利完成十五运会5个比赛项目的运行测试,效果符合预期。澳门通过模拟正式比赛流程,对赛事组织各环节进行全方位检验,包括口岸通关、人员接待、场地设施、竞赛组织、观众入场指引、媒体动线、医务救护、反兴奋剂检测、食品安全、安保、颁奖礼仪、宣传及志愿者服务等。
同时,项目测试期间也进行了不同突发状况的模拟演练,包括医护、安保、系统、场馆等方面的应急处理方案,以提高各单位间的协作能力,积累宝贵实战经验。
澳门共组织5000人次志愿者到岗实习,从接待、指引到票务、媒体服务、计时记分系统等岗位都有志愿者参与,同时邀请国内资深专家团队来澳,开展系列专题课程培训和现场指导。
这份底气,还藏在澳门的“硬件实力”里:8个出入境口岸涵盖海陆空,部分口岸步行即可通关;140余家酒店、4.3万余间客房,能从容承接各地宾客;那些藏在街巷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美食,将让全运之旅不止于赛场,更有“澳门味道”的独特体验。
澳门正按计划推进赛事相关工作,将全力以赴,确保全运会圆满举行,为全国人民呈现精彩的体育盛宴。
采写:南方+记者 梁时禹
摄影:南方+记者 苏韵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