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东莞“国资铁军”以红色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 郑家琪;施美;钟雨晴 2025-07-01 06:31

【编者按】

在“七一”来临之际,东莞市国资委联合南方+重磅推出《聚合力——东莞国资以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专题栏目,生动展现市属国企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的使命担当。本栏目将聚焦“党建引领、国资聚力”的生动实践,通过重点领域民生保障、产业布局优化升级、金融服务精准赋能等维度,全景式呈现东莞国资系统以红色引擎驱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探索。

清晨,清溪厦坭水质净化厂二期工地上,挖掘机的轰鸣打破了宁静。这座东莞首个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巧妙地将日处理5万吨的设施深藏地下,地上空间则蝶变为生态公园——曾经困扰居民的“邻避”难题,在东莞水务集团党员先锋队的创新攻坚下,转化为“邻利”共赢的生态新名片。

清溪厦坭水质净化厂二期项目。

清溪厦坭水质净化厂二期项目。

这是东莞国资国企以党建引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生动注脚。在东莞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浪潮中,市属国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从产业空间开发到民生工程建设,从金融赋能乡村到生态协同治理,党旗始终飘扬在攻坚一线。一支支党员突击队锚定目标、擂响战鼓,以“红色引擎”驱动重点项目加速跑,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党建引领聚力,锻造攻坚克难“主心骨”

市属国企以组织创新激发攻坚效能,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工地上,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

在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现场,“五穿江河、五跨高速、双越城际”的复杂挑战考验着极限。东莞轨道公司创新构建“1+3+N”党建联建机制,成立3支专项突击队以及12个党员攻坚小组,扎根盾构作业、深基坑施工等关键环节。在党组织的有力推动下,专项行动141个重要节点中已顺利完成89项,阶段目标兑现率达到100%,确保2025年底开通运营目标稳步推进。

2025年4月1日,1号线一期全线热滑成功。

2025年4月1日,1号线一期全线热滑成功。

以组织聚力破题,产业协同战场同样党旗高扬。东莞数字集团组建党员突击队冲锋AI大模型中心建设:资金保障组攻坚申报难点、堵点顺利拿下2.57亿元专项债,管理攻关组3个月内完成从采购到初验的全流程,让东莞首个城市级AI平台如期开服,为东莞“百千万工程”建设打造坚实智能底座。

东莞交投集团以三方党建共建攻克市人民医院TID项目,在党建引领下,将各方“权责利”有机统一到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大局上,强化管理链条,提升管理质效;统筹常规公交、停车等多元产业服务与轨道交通相衔接,多方面入手打通就医“最后一公里”;构建两个加速低空“空中医疗网络”,提高救治效率……作为全市首个“公共交通”与“公共医疗”无缝衔接的项目,将于今年下半年与轨道交通1号线同步投入运营。

港口动脉延伸处,党徽闪耀在外贸前沿。东莞港务集团统筹“海港+空港+商贸港”三港联动,去年新开11条国际航线覆盖东南亚、非洲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省第三;空港中心全年完成进出口货值168亿元;联合樟木头镇打造华南塑料贸易集散中心,投产后预计带动20亿元产值。

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

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

东实集团下属旗山公司以党支部为载体,成立龙背岭项目“擎旗引领”党员突击队,派驻党员干部扎根现场;对接属地党组织,与龙背岭社区党总支共同签署了《党建共建合作协议》,巩固深化双方党建工作和业务经营的合作关系,为龙背岭项目提供强有力的阵地保障,最终,龙背岭项目仅16个月实现从摘地到竣备,从蓝图迈向现实跑出产业空间开发的“东实速度”。

服务帮扶基层,注入乡村振兴金融“活水”

从车间到田头,从基金到信贷,国资国企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基层,以党员先锋撬动镇村内生动力。

产业振兴是帮扶关键。东莞科创金融集团下属国弘公司联合望牛墩镇横沥村,着力搭建就业平台,以“企业+车间+村民”模式创新联合筹建村民车间,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他们联合企业创新“订单代养”模式,党员搭建沟通平台,协调园区企业提供简易工序设备,技术专员一对一培训,确保村民快速掌握工作技能,目前,望牛墩镇横沥村村民车间已为20余名村民增加就业收入,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东莞银行则聚焦提升万江滘联社区“造血”功能:精准对接滘联智能产业园、厚德工业园及村社物业回收项目的融资需求,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助力项目顺利落地。深入开展“金融惠民进村社”系列活动,通过“党建+金融”模式,推动金融知识普及、惠农政策宣讲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增强村民金融素养。联合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建引领促发展”座谈会、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活动,强化社银党建联动,凝聚共识,共同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金融“活水”正润泽乡野。东莞金控集团构建镇街基金矩阵,先后与凤岗、寮步、道滘、大岭山、虎门、万江等镇政府合作设立共计9支基金,基金规模达20.44亿元。同时,发挥基金招商优势,2023年成功完成12宗招商项目,2024年新增签约落地7个产业项目,2025年新增储备待签署落地镇街的项目共11家。更开创性地联合东莞信托、东莞水务集团等国企发起设立东莞首支金农投资乡村振兴基金,目前已募集2.3亿元村组资金支持水务管网建设,开辟“国企搭台、村资入股、共享收益”新路径。

东莞金控与万江街道、华中工研院举行金万智造升级产业基金签约仪式。

东莞金控与万江街道、华中工研院举行金万智造升级产业基金签约仪式。

东莞科创金融集团下属东科创担保公司的党员们深耕田间地头,三年磨一剑推出“信立助农担”——通过政府白名单增信,引导金融机构构建“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截至今年4月,已在信立农批市场累计投放涉农贷款9655万元,重点支持4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信贷资金有效覆盖9个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企业+基地+农户”联动机制,已间接带动近千名农民就业,促进农户增收约3500万元。

帮扶足迹跨越市域。东莞证券两度选派党员骨干进驻韶关翁源县坝仔镇,积极探索“金融+产业”帮扶模式,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中采购坝仔镇出产的“农家米”3500多袋,推动当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定向捐赠10万元,支持坝仔镇强镇富村公司投资入股香云纱产业项目,带动镇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重点加强茶产业宣传推广,自发设计包装,形成“坝仔金鸡茶”的新品牌,协助胜龙名茶生产基地申报省级生态茶园,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东莞证券组团帮扶韶关市翁源县坝仔镇。

东莞证券组团帮扶韶关市翁源县坝仔镇。

参与生态建设,绘就绿美东莞“新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东莞国资国企将生态治理与产业转型深度融合,让绿色成为“百千万工程”最亮丽的底色。

在常平镇苏坑村管网改造的纵横战场,23个错混接点与39座截流井如同盘根错节的“地下迷宫”,考验着治水智慧。在党建引领下,东莞城工集团寒溪河项目部果断牵头搭建“四方联动”攻坚平台:物探单位精准提供管线数据,规避施工风险;镇水务中心优化截流井布局,保障运营效能;村委作为协调纽带,及时传递群众诉求;项目团队结合各方意见及时调整工序、优化工艺,提高施工质效。四方骨干齐聚一线,将权责不清、沟通梗阻等难题摊开在协调现场。

寒溪河项目部在常平镇苏坑村现场交底协调。

寒溪河项目部在常平镇苏坑村现场交底协调。

能源结构向“绿”而生。东莞金控集团控股子公司聚润达集团党员突击队领跑绿色赛道:加速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助力优化电网结构;切实提升乡村用电可靠性,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改造方案,扎实完成154项整线(成片)改造工程,推动“绿美电网”建设与乡村生态治理深度融合,以电网改造升级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东莞交投集团以技术革新推动循环利用:在市人民医院TID项目中,以党员干部、专业技术骨干牵头组建的“技术攻坚小组”,联动本土高校东莞理工学院搭建产、学、研合作技术交流平台,共同研发低碳施工技术应用泡沫混凝土、智能养护、BIM协同管理等九大项25小项新技术,建筑垃圾回收率达65%,填补国内渣土再造建材领域空白,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交投集团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组成攻坚小组现场探讨解决方案。

交投集团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组成攻坚小组现场探讨解决方案。

“生态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东莞资产经营公司打造“莞篮子”生态品牌,牵头制定“中国好土猪暨板岭土猪团体标准”“中国好腊味—莞篮子腊味企业标准”等高标准规范保障源头品质,依托“板腊31”等自研品牌,汇聚“奇香鸡”“矮仔肠”等外部产品,构建东莞特色农产品品牌矩阵。此外,以板岭猪场为载体,组建专家团队技术帮扶周边散户,推行“订单代养”机制,通过提供猪苗、技术、保价回收,稳定农户收益,并建设生态养殖区与粪污处理中心,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反哺种植业,有效带动区域农业现代化升级和乡村振兴。

党旗所指,行动所向,东莞国资国企以党建“红线”串起发展“实链”,将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这支“国资铁军”以红色引擎,驱动东莞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未来。

撰文:郑家琪 施美

设计:钟雨晴

统筹:施美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黄新花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