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担心开刀会留下长长的疤痕,没想到几个小孔就解决了问题,恢复速度远超预期!”
我院普外科团队为一名 26 岁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成功实施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术及经胆囊管入胆总管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该手术借助双镜联合与钬激光精准碎石技术,微创解决了患者 1 年腹痛及急性胆道梗阻问题,标志着我院胆道微创治疗再上新阶。
26 岁的李先生(化名)1 年前反复右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曾多次误诊为 “胃炎”。1 周前腹痛复发,且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7 月 11 日入院时呈 “小黄人” 状。检查显示其患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胆总管下段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因胆总管梗阻引发急性梗阻性黄疸,若延误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入院后,普外科启动多学科诊疗机制,针对传统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及需长期留置 T 管等问题,为患者定制 “双镜联合 + 钬激光” 微创方案:腹腔镜切除胆囊,胆道镜经胆囊管进入胆总管,钬激光碎石取石,避免了传统切开及 T 管留置,保留胆道完整性。
手术由罗凤球主任医师主刀,先切除胆囊,再经胆囊管送入胆道镜,发现胆总管下端有直径约 1.2cm 嵌顿结石。在泌尿外科黄志鹏主治医师协助下,用钬激光将结石 “粉末化”,清理碎片。罗主任介绍,钬激光处理钙化结石高效,热损伤小;经胆囊管入路无需额外切开胆管或留置 T 管,减少胆漏风险,缩短康复周期。手术出血量不足 20ml,患者腹部仅留 4 个 0.5-1cm 微小切口。
得益于精准的微创操作,李先生术后 6 小时即可下床活动,次日复查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黄疸症状消退。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并为科室的优质服务点赞。
科室罗凤球主任介绍,团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通过术前宣教、术中精准麻醉及术后多模式镇痛等综合措施,帮助患者在无痛状态下实现快速康复。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进食流质饮食。
专家解读:微创技术的优势与未来发展
技术优势
创伤最小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实现 “一孔双用”,避免传统胆总管切开对器官的损伤。
功能保护:经胆囊管自然通道探查胆总管,保留 Oddi 括约肌正常功能,降低远期胆道狭窄风险。
高效精准:钬激光可粉碎任何成分结石,尤其适用于嵌顿性、高硬度结石,胆道镜直视操作确保无残留。
快速康复:患者术后 3-5 天即可出院,较传统手术缩短住院时间 5-7 天。
适用人群
该技术适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管结石等复杂病例,尤其适合年轻患者及对美观、恢复速度要求较高的群体。
未来展望
我院普外科将持续推进微创技术优化升级,计划联合人工智能三维重建技术实现胆道结石精确定位,并引入更细径的超微胆道镜,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同时,团队正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结石复发的临床研究,帮助患者实现 “祛石 + 防石” 全程管理。
延伸阅读:胆石症防治小贴士
高危人群:肥胖、高脂饮食、糖尿病、妊娠女性及有胆石症家族史者需定期筛查。
预警信号:右上腹绞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发热、黄疸需立即就医。
预防建议:规律饮食、控制胆固醇摄入,适度运动促进胆汁排空。
此次成功案例彰显了我院普外科在复杂胆道疾病微创治疗领域的领先水平。未来,科室将继续以 “精准、微创、快速康复” 为核心理念,依托多学科协作与技术创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供稿/普外科黄炎林
编辑/宣传办
校对/刘筱昕
审核/张艳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