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人们天天用来刷锅的丝瓜络,在海外居然卖爆了。



丝瓜络海外市场火爆,家喻户晓的“厨房神器”在徐闻试种
近期,在湛江市徐闻县前山镇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牛哥驿站迎来了丝瓜采收的好消息。但坏消息是,这丝瓜不能吃。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姜峰告诉笔者,种这丝瓜是为了挖取其中的丝瓜络,丝瓜络有“七十二变”的妙用,能广泛运用于清洁、医药和艺术装饰等领域。老一辈爱用的丝瓜络是被严重低估的天然宝物。
笔者直呼:人类对丝瓜络的开发不足1%!
家家户户常备的厨房“神器”
在全球市场潜力巨大
走进600亩的丝瓜络种植园,一根根形态各异的丝瓜挂在藤蔓上,挑选其一剥开,“咔——吱”一声,雪白的丝瓜络便从中诞生。
通过自然风干晾晒、去籽,丝瓜络便可成为加工的原材料。长的硬的丝瓜络可以制作为鞋底,植物纤维吸汗能力强,并且可以防臭。软的短的丝瓜络可以作为厨房清洁工具。
姜峰说,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愈加重视,天然产品越来越走俏,丝瓜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以前家家户户常见的丝瓜络更是在海外掀起了热潮。
来自河南信阳的90后女孩杨淑娟,就成功靠着一根丝瓜络走出了一条从乡村到国际市场的致富路,以十几美元价格卖往全球50多个国家,2024年销售额更是达到了3700万元,丝瓜络在她手中成为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的“香饽饽”。
杨淑娟。图源:创享优客公众号
杨淑娟。图源:创享优客公众号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就利用丝瓜络生产加工出布鞋、床垫、浴具等176种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年入上千万元人民币。
“像这样一条作为原材料就能卖出4块钱,切割成块状再加工后,还能翻一番,进一步提高经济价值。”
姜峰说,到了冬天前山镇会有不少闲置土地,当地农民多是种水稻,自己种自己吃,没法增收,通过在冬天种植丝瓜络,能够让土地不荒,农民还能增收。目前一亩地能种植出3000多根丝瓜,一年能种两季。
被低估的中药至宝
还广受艺术装饰领域热捧
当前很多人,都把丝瓜络当作洗碗巾,却不知道丝瓜络也是一味中药。
《本草便读》中记载:“丝瓜络,入经络,解邪热。”丝瓜络具有活血通络、下乳、美容养颜、祛风止痛、调节血脂、辅助降血压、清热化痰的功效,自古有着“一根丝瓜九味药”的说法。
丝瓜络煮汤。图源网络
姜峰说,丝瓜络可以用于泡茶、泡脚,其独特的丝网结构还能和徐闻良姜结合,丝瓜络作为茶袋,良姜作为茶料,发展养生产品。
丝瓜络沙滩鞋。设计:Pranay Girkar、Mayur Sonawane
除了在医药界发光发热,现如今也有不少年轻人致力于挖掘丝瓜络的艺术价值。
姜峰拿出两个形状充满特色的丝瓜络,其外形状呈圆筒形,像一个床头的夜灯。
丝瓜络外壳。
丝瓜络外壳。
他笑着说:“现在的一些酒吧、咖啡厅都喜欢用丝瓜络以及晒干变色的外壳作为艺术装饰品,设计成花瓶或是灯具摆件。”
丝瓜络灯。图源小红书@心如童鞋
丝瓜络灯。图源小红书@心如童鞋
丝瓜络灯。设计:明渡设计-梁晨、杨雪莹
丝瓜络灯。设计:明渡设计-梁晨、杨雪莹
丝瓜络材质具备可天然降解、吸附性、轻盈度、透气性、抑菌性、坚固等各种优良特性。目前已用于环保包装、时尚、家具等多个领域,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鸡蛋包装。设计:梅竞放
鸡蛋包装。设计:梅竞放
鸡蛋包装。设计:梅竞放
鸡蛋包装。设计:梅竞放
不少设计师也开始致力于丝瓜络在更多生活场景的产品设计,如鸡蛋包装、桌子、花瓶、灯具以及医疗器具等。
丝瓜络花瓶。设计:Fernando Laposse
丝瓜络花瓶。设计:Fernando Laposse
设计师Mauricio Affonso通过压缩技术和粘合剂制成低成本的丝瓜纤维夹板,可以给病人提供便宜、轻质、透气性好、抗微生物和容易降解的医用夹板。
丝瓜络医用夹板。设计:Mauricio Affonso
丝瓜络医用夹板。设计:Mauricio Affonso
科研力量赋能丝瓜络
延伸出“七十二变”的产业链
姜峰一直致力于为当地挖掘特色产业,从去年他就开始选种丝瓜络。丝瓜络看着普通,但要种好,让其成为致富密码也绝非易事。
姜峰说:“这些丝瓜络有长有短,网络有疏有密,这些都会影响丝瓜络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产品,哪怕是厨房里的刷锅神器,但要让其稳定产出适合清洁的丝瓜络,也需要科研的力量。”
在牛哥驿站的丝瓜园里种植了许多不同品种的丝瓜,通过自然杂交,不断选种优良品种,能让丝瓜络稳定产出,并且能有不同性状满足多种产品的研发。
“我们会选育出皮薄易撕的品种,让采收变得更加方便,并且硬、软、长、短,都各有开发的用途。”姜峰说,要根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目的来选育不同的品种。
据了解,当前丝瓜络在两广地区的种植和加工还是一片蓝海,广西部分企业拥有丝瓜络的加工能力,但是在种业发展上有短板,牛哥驿站通过华南农业大学的科研能力,能够不断选育出好的丝瓜络品种,但缺乏加工厂等资源。为此,牛哥驿站当前正在寻求和广西企业的合作,为当地产业发展进一步赋能。
姜峰要带着村子发展丝瓜络特色产业,村民们也十分好奇,每天都会有人到他的牛哥驿站里观看询问。
两位年纪上了八九十岁的奶奶知道这是为了村子里好,也时常到院子里帮助姜峰进行丝瓜络晾晒去籽。
村民们试做的手工杯垫。
村民们试做的手工杯垫。
姜峰说,到今年秋天还计划把600亩的丝瓜络种植园扩大到1000亩,扩大丝瓜的产量和试种的面积。
南方+记者 陈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