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湖北省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的动画片《灵笼》第二季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宣部文艺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湖北省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同志,以及专家学者、主创代表、制作播出机构代表、媒体代表,围绕作品的艺术创新、文化表达与国际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灵笼》第二季以豆瓣8.9分、B站播放量突破3.5亿的亮眼成绩,成为今夏备受瞩目的文化现象。系列追番人数达1140万,全网曝光量超150亿,展现了国产动画的强大吸引力。
在创作坚守中定义国漫新高度
近年来国产动画在题材拓展、技术提升、国际传播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灵笼》第二季作为一部具有标杆意义的科幻动画作品,展现了当代中国动画的创作水准与文化自觉。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党委书记、秘书长易凯指出,《灵笼》打破了“动画只是给小孩看”的刻板印象,为国产动画树立了新的标杆。他强调,作品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这种良性发展模式为行业持续创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灵笼》第二季所呈现出的优良制作品质与深邃的世界观,源于从创作团队到播出平台,对艺术品质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正是从宏大场景的细腻渲染,到人物性格的深刻雕琢,再到平台的多维赋能,这部作品才能在技术与艺术层面不断突破,为国漫树立起新的标杆。
哔哩哔哩副总裁张圣晏介绍,B站独特的PUGV生态为作品提供了丰富的二次创作土壤,超过1.7万个二创视频、1万余名UP主深度参与,共同构筑了《灵笼》IP的文化影响力。
作品构建出跨文化共鸣基点。受访者 供图
作品构建出跨文化共鸣基点。受访者 供图
艺画开天创始人兼董事长、《灵笼》项目文学策划阮瑞表示,《灵笼》的诞生源于对中国科幻动画空白地带的探索与坚守。作品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东方哲思与末世伦理相融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力实践。
在出海方面,阮瑞特别提到,国家“千帆出海”行动计划为《灵笼》等作品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让中国故事能够更自信地走向世界。
为国产动画出海提供全新思路
“《灵笼》是我们会坚持做一辈子的作品,希望它能成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精神印记。”艺画开天联合创始人、《灵笼》项目总导演董相博表示,团队始终坚持以真实情感为内核,通过塑造有弱点、会挣扎的角色,让他们的勇敢与坚守更具感染力。
《灵笼》项目总导演董相博。受访者 供图
《灵笼》项目总导演董相博。受访者 供图
《灵笼》编剧汪晨微分享了构建科幻世界观的创新理念。团队从中医经络、传统武术、道家哲学等中华文化中汲取灵感,将“生命源质”设定为信息、能量与数据的集合体,构建出独具东方特色的能力体系。
研讨会上,多位学者与评论家从学术、产业与美学角度对《灵笼》第二季进行了多维度的剖析。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灵笼》在中国动画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作品站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高度,自觉践行“两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央文史研究院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受访者 供图
中央文史研究院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受访者 供图
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周蓉以“破壁、土壤、远航”概括了作品的突破性意义。她指出,作品以西方熟悉的末世科幻为叙事外壳,包裹东方特有的生命与价值内核,构建出跨文化共鸣基点,为国产动画出海提供了全新思路。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徐铮肯定了《灵笼》在制作技术上的突破,认为其代表了国产3D动画的技术水准。同时,她特别赞赏创作团队将中医哲学转化为科幻逻辑的创新实践,如将针灸、拔罐、经络等传统元素转化为独特的科幻设定,构建出具有东方特色的硬科幻体系。
南方+记者 刘长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