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卫生院胸痛中心成功完成首例院前溶栓治疗,标志着该院急性胸痛救治能力迈上新台阶,为区域心梗患者构建起更快速、更高效的生命救援通道。
据了解,9月29日上午,医院接到120急救中心指令:一名53岁男性突发胸痛。急诊科医护团队迅速携带溶栓急救箱赶往现场。经心电图检查并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专家远程会诊,迅速判断患者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情危重。
根据专家建议,急救团队立即启动院前溶栓程序。在南部战区总医院专家的远程指导下,团队规范完成抗凝药物准备与TNK静脉溶栓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治疗首次采用依诺肝素进行抗凝,标志着该院用药方案取得新进展。
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同步做好患者情绪安抚与家属沟通工作,确保治疗在充分知情同意下顺利推进。溶栓完成后,患者胸痛症状显著缓解,心电图显示明显改善,提示溶栓再通成功。后续转运至南部战区总医院进行的造影检查,进一步验证了本次院前溶栓的确切疗效。
此次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钟落潭镇卫生院在胸痛急救领域的快速响应能力与规范处置水平。目前,该院正积极推进国家基层版胸痛中心创建工作,累计接诊胸痛患者1880例,其中救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58例,完成溶栓治疗92例,协助155例患者顺利转院接受后续诊疗,为区域心血管急症救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未来,该院将以创建工作为抓手,持续优化急救流程,加强多学科协作,提升服务质量,为辖区及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急救服务。
典型症状:心梗前8个部位会利用疼痛“说话”
发生心肌梗死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1.立即就医: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可能患有心肌梗死,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急诊室。
2.保持冷静: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的过程中,保持冷静,避免慌张和过度运动。
3.休息:在急性发作期,避免任何活动,保持绝对休息以降低心脏负担。
4.避免不当行为:在急性发作期不要尝试自行驾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此外,不要随意服用未经医生指导的药物。
5.接受专业治疗:一旦被诊断为心肌梗死,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如支架置入术)等。根据病情需要,患者可能需要接受长期的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
6.预防再次发作:出院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以降低再次发作的风险。同时,定期接受复查和随访也是必要的。
7.若发生心跳骤停:应尽快行心肺复苏,直至120到达,一定要记住抢救的黄金4分钟,在4分钟内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可高达60%。
撰文:李嘉益 龙嘉玉 曾颖彤 甄文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