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层楼道无扶手?林和街党员化身民生“三员”,让“搭把手”变“暖心桥”

作者 郭苏莹 2025-10-11 19:08

“这扶手不仅稳当,连颜色、材质、尺寸都是我们选的!”李阿姨扶着家门口崭新的白色扶手,笑着对前来回访的党员竖起大拇指。近日,林和街天河北、林和西社区党建引领“搭把手”惠民项目顺利完工,6栋老旧居民楼130余户居民告别了“电梯到家,扶墙进门”的尴尬,白色扶手成为党群连心的“暖心桥”。

据悉,作为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两社区60岁以上居民占比近半,前几年街道已经统一加装了电梯,但电梯出来还是要走半层才能到家,“半层楼道无扶手”成为困扰居民的“心头难”,而这项400余米长的“搭把手”惠民项目,正让“上下楼安心”从期盼变成了现实。

化身民情“收集员”,把准民生“脉搏”

在项目启动之初,社区党委便以“居民呼声”作为重要标准,构建“街道党建办+社区两委+党员骨干+居民代表”的“党建+民生”联动机制,为项目落地注入“红色动能”。

为精准摸清小区实际情况与居民需求,党员队伍化身民情“收集员”,通过上门走访听诉求、单元楼公示征意见、居民微信群发起“扶手意见接龙”等多元方式收集民意,并先后召开6场党群议事会——从“扶手装在楼梯左侧还是右侧”到“握柄直径选3厘米还是4厘米”,把每一个细节都摆在台面上“集体议事”,既听民意也汇民智。最终,方案获80%以上居民同意,让“民生项目”真正对准了“群众需求”。

化身项目“联络员”,跑出惠民“速度”

方案落地阶段,社区责任区党员与热心居民主动扛起项目“联络员”职责,成为项目推进的“主心骨”。社区依托党群服务阵地举办“扶手方案现场会”,党员们提前搬来多款扶手样品供居民触摸试用,手持安装示意图逐点讲解细节;面对部分居民“安装破坏墙面”“损伤墙面瓷砖”的顾虑,林和西社区盖阿姨主动牵头,带领施工队师傅现场讲解并演示,用直观操作消除大家的担忧。

多方合力下,最终确定了“防滑握柄、白色外观、贴合楼道弧度”的安装方案。而在施工期间,责任区党员又主动认领“监督员”角色,每日早晚检查安装进度,发现施工材料未归置便及时提醒工人整理,保障居民通行安全;察觉某单元扶手接口不平整,立即联系社区协调施工方返工,以“红色监督”守住项目质量关。

化身民生“服务员”,激活幸福“密码”

扶手装好了,服务却未止步。街道指导社区党员们迅速转换角色,化身“服务员”,通过贴心跟进、长效维护和社区共治,让“硬件升级”真正转化为“幸福升级”。“扶手高度合适吗?握感舒不舒服?”项目完工后,党员们带着《扶手使用满意度表》进行回访,记录老人反馈。同时为了避免“装而不管”,社区党委积极发动党员认领一段扶手,定期检查螺丝紧固性、清洁防滑条、提醒邻居勿悬挂重物,现在扶手都是亮堂堂的。

一场“搭把手”惠民项目,让扶手不再是冷冰冰的铁架子,而是党员们主动化身“三员”用真心搭建的“暖心桥”,更让“党建惠民”变成了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温度”。

南方+记者 郭苏莹

通讯员 陈发灿 梁洁薇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