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亮标:做佛港交流合作的“超级联系人”
【委员名片】
姓名:邵亮标
职务:佛山市政协委员、佳合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关注领域:佛山与香港高质量交流合作
主要提案:《关于积极探索佛港深度合作 共同振兴佛山童装产业的建议》《关于引领佛山制造携手央企抱团出海 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建议(三案合并)》
金秋时节,又一批佛山学子从邵亮标手中接过了象征鼓励与期望的奖学金。自“邵亮标刘志玲慈善基金”创立至今,已连续发放21年,累计捐赠超230万元,惠及500余名学子。
一份沉甸甸的善意背后,是邵亮标的“家乡情”。生于佛山的他,1986年随父移居香港,1996年又怀揣梦想返回佛山创办实业。邵亮标的人生轨迹,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佛山、香港不断深化交流的过程,30多年来,他始终以“行者”的姿态奔走于两地,有着多重身份: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一位热心的教育事业推动者、一名积极履职的政协委员,更是一名不遗余力的佛港合作“超级联系人”。
“希望为佛港两地发展凝聚合力,播撒合作共赢的种子。”邵亮标表示,他将继续不遗余力地向港澳乡亲和海外人士讲述佛山“向新向上”、科技飞跃发展的故事。
情系桑梓
实业、慈善“两手抓”
在南海大沥说起“标哥”,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人们对邵亮标的亲切感,源于他在实业和慈善两个领域的杰出贡献。
邵亮标的“实业报乡”之路始于1996年。彼时,他凭借在香港积累的国际视野和对国际市场规则的熟悉,敏锐地察觉到故乡佛山在制造业领域的巨大潜力和成本优势。他毅然回到佛山,创办了佳合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铝合金制品的外贸出口业务。
作为早期回到内地投资的港商之一,邵亮标不仅带来了资金,更将香港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国际化的客户服务意识引入佛山。在他的精心经营下,佳合铝业迅速成长,其产品以过硬的品质和良好的信誉,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竞争,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欧洲市场很受欢迎,成为佛山铝合金建材、产品外销的一支重要力量。
“背井离乡打拼不易,莫忘桑梓情。”事业有成后,邵亮标便一直想回馈家乡,回馈社会。
2004年,邵亮标与生意伙伴及助手刘志玲共同创立“邵亮标刘志玲慈善基金”,开始资助困难学子,他与家乡的孩子们约定,要记得向他分享成绩单,分享一些学习、生活中的乐事。“我想通过这个方式,让他们珍惜学习的机会,也明白帮助他人是件开心的事。”邵亮标说。
除了帮扶大沥的学子,2021年以来,邵亮标还积极响应东西部协作,专门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设立慈善基金,用于帮助当地的困难学生解决经济难题。
一次次爱心助学,一次次爱与希望的传递,邵亮标的爱心善举多次获省市区级表彰和报道,曾获“广东好人”“最美佛山人”“南海树本之星”等称号,今年还获评“大城之光”2025佛山向上向善影响力年度人物。
投身教育
佛港合作“开花结果”
开展慈善助学,让邵亮标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又开始思考如何借助自己的人脉资源,促进佛山与香港的教育交流。
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2010年,邵亮标创办“港澳南海青年联谊会”并担任理事长,旨在搭建一个香港、澳门、南海三地有为青年沟通联系的平台,促进三地青年创新、成长。时至今日,他已先后促成佛山8家中小学与香港的中小学缔结成姊妹学校。
2017年,邵亮标推动成立“石门中学教育基金会”,推荐简伟文担任主席,而邵亮标则承担起沟通协调的工作,为石门中学的发展铺路。2021年,他又创办“石门中学香港校友会”,为到香港升学的石门学子、在香港发展的石门校友提供全方位的协助,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目前,校友会人数超过400人,凝聚了强大的人才队伍。同时,邵亮标还借助现有平台,开展沙龙分享会等活动,让走出大沥、走出南海的青年人有机会接触优秀成功人士,学习前辈的经验。
从教育出发,邵亮标的努力“开花结果”。如今,他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为佛山的发展牵线搭桥。
作为佛山市政协委员,邵亮标提出了《关于积极探索佛港深度合作 共同振兴佛山童装产业的建议》。他观察到,目前佛山的童装产业以小微型企业为主,开展来料加工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话语权。
为此,他建议吸纳香港的时装设计人才、赋能佛山童装产业发展。“香港理工大学的时装及纺织学系,培养了很多服装设计人才,其毕业生在香港时装业及娱乐界具相当影响力。”邵亮标认为,佛山童装企业须建立自己的品牌。
在招商引资方面,近年来,邵亮标主动担当佛山的“义务宣传大使”,向港澳乡亲和国际友人讲述佛山“向新向上”的新故事,成功促成一个投资额30亿元的重大光电项目落户佛山。
同时,邵亮标组织超过30个来自香港教育界、医疗界、科技界、工商界的访问团来到佛山,让他们亲身感受佛山的活力与机遇。“我带他们品尝地道的佛山美食,在看、听、品的过程中,合作的种子便已播下。”邵亮标说,他的目标是让佛港实现全方位、高质量的共赢。
【观点】凝聚资源、汇集合力,推动佛港合作迈上新台阶。
撰文:华声宇
摄影:戴嘉信 曹艺骞
剪辑:熊琳
海报:严经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