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华南首个陨石坑发现者:南方地区为何更难发现陨石坑 | 有风自南

有风自南 2025-10-21 17:55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刊发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鸣团队的研究成果,正式确认广东肇庆市德庆县发现金林陨石坑。

“这是我国第五个、华南地区首个被科学确证的陨石坑。”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陈鸣对记者表示,金林陨石坑的发现,填补了华南陨石坑研究空白,具有重要的科学、科普及文旅价值。

金林陨石坑。受访者供图

金林陨石坑。受访者供图

陈鸣主要从事天然岩石和矿物冲击变质现象研究,近年来主要关注中国的撞击构造和撞击历史调查,先后参与了辽宁岫岩陨石坑、黑龙江依兰陨石坑、吉林白鸡峰陨石坑和黑龙江海林陨石坑的调查论证工作,发表了系列研究结果。金林陨石坑是怎么发现的?南方地区为何更难发现陨石坑?金林陨石坑的发现具体有哪些科学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南方+记者与陈鸣研究员展开了对话。

南方+:金林陨石坑是怎么发现的?

陈鸣:陨石坑的确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先基于多方资料分析选定大量靶区,再通过遥感、卫星图、地质资料等资料进行筛选,最后通过科学研究找到撞击的“DNA”(撞击的诊断性证据),能被科学证实的陨石坑是极少数的。

十多年前就已经关注到了金林这个地方,近几年开始着手具体研究,今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这个陨石坑中找到了撞击的“DNA”,证实这个地方受到过地外小天体的超高速撞击。地球表面的环形凹坑很多,其成因千变万化,如火山口、天坑、冰斗等,它们的形成都与撞击事件无关。一些陨石坑形成后,后期的地质活动也可能导致陨石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坑区物质在撞击时受到的冲击波作用不会完全消失,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撞击证据,即“DNA”。

南方+:金林陨石坑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陈鸣:金林陨石坑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德庆县金林水乡旁的低山丘陵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3°18′17″、东经111°48′49″。该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花岗岩风化强烈,形成厚达数十米的风化壳。陨石坑形成于一座海拔约630米的花岗岩山体上,呈略椭圆碗状洼地,东北—西南向直径约900米,西北—东南向约820米,坑深约90米,整体向西南倾斜约13°。

国际学术期刊《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刊发相关研究。

国际学术期刊《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刊发相关研究。

南方+:金林陨石坑是在我国发现的第五个陨石坑,也是在东北以外地区,特别是华南地区发现的第一个陨石坑,为什么目前发现的陨石坑这么少?

陈鸣:小行星撞击地球,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受撞击几率相近。不同地区的地质活动状况与风化作用不一样,陨石坑的保存状况也会不一样。我国南方地区化学风化作用比较强烈,岩层露头较差,提取证据比较困难。我们早年做研究时,由于人力物力有限,所以首先选择在北方地区开展陨石坑调查,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地的化学风化作用较弱,有利于对地表岩层的观察。

由于月球的地质活动相对稳定,在月球上,直径1公里以上的陨石坑达上百万。而地球由于地质活动和地表风化侵蚀等原因,发现的陨石坑并不多,大概有200个。我国南方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化学风化作用强烈,陨石坑保存下来不容易,发现难度较大。目前在东南亚国家也都没有发现陨石坑。

南方+:金林陨石坑具体有哪些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

陈鸣:金林陨石坑是一个形成在化学风化作用强烈的花岗岩地区的撞击构造,对探索特殊地质和地理条件下的成坑机制和撞击效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陨石坑是一种宇宙地质奇观,与太阳系天体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紧密相连。这个陨石坑保存状态较好,景观震撼,视觉冲击力较强,可以打造成为一个地标性自然景观和科普教育基地,促进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

南方+记者 贺达源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