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现身各校运动会,世界冠军走进校园分享追梦故事,全运主题巴士开进大学校园……十五运会虽然落幕,但全民运动的激情正从赛场奔向各方,涌入青春活力的校园里。近期,不少学校都将全运会主题融入教学日常,让体育精神在莘莘学子心中持续生根发芽。

广州市白云区平沙培英学校把十五运会吉祥物“请”进校运会。
体育盛会热力“燃”动校园
近日,一场主题为“赛场竞技显真我,全运追梦筑华章”的校园体育节在广州市黄埔区玉鸣小学的绿茵场上热闹启幕。开幕式现场,憨态可掬的全运会吉祥物成为全场“团宠”,一亮相就被同学们团团围住,“喜洋洋”“乐融融”与师生热情互动。而在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两只爆火出圈的吉祥物还携手该校新增的体育节吉祥物“西宝”共同入场,引得现场欢呼声不断。

广州市黄埔区玉鸣小学让学生在竞技中感悟体育精神。
除了邀来全运会“顶流”IP助阵,不少学校还把运动健将请进来,比如黄埔区玉鸣小学邀请了双节棍世界冠军、吉尼斯双节棍世界纪录保持者吕一杰,现场演绎挥棍、转棍、抛接、背翻,刚劲潇洒的棍法看得同学们目不转睛。
还有的学校邀请世界冠军给师生们讲述催人奋进的追梦故事。如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邀请了世界蹦床冠军蔡琪子,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中学邀请了花样游泳世界冠军陈晓君,分享赛场内外的成长经历,让现场师生深受触动。
而在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大学校园,一辆载着十五运会吉祥物的动感巴士开进学校吸引师生目光。车内设有流动全运博物馆,搭载AI趣味体育运动一体机、数字博物馆设备等智能设施,通过全运知识科普、智能运动体验、趣味打卡等形式,打造可看、可玩、可参与的校园体育盛会。
“体教结合”赋能素质教育
不少学校积极开展全运主题活动的同时,更将全运精神延伸至日常教学,持续推进体教融合。
在天河外国语学校,操场上、墙报上到处都有十五运会的元素,烘托出浓浓的运动氛围。在天河外国语学校校长胡东看来,全运会不仅是专业运动员的竞技舞台,更是激发广大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契机。

十五运会期间,天河外国语学校体育教师文凌辉被抽调参与全运会群众项目羽毛球赛事,代表广东队出战。

天河外国语学校往年在广东奥体中心举行校运会。
早在今年8月军训期间,学校就结合该校新校区的启用,选拔40多名高一学生参与“舞动十五运”手势舞接力拍摄活动,点燃了师生们的参与热情。近期,学校还将体育节与全运主题深度结合,举办智慧体育挑战赛,引入全新AI体育设备——有道阳光跑系统和趣动屏,对同学们的运动数据实时无感化采集。在技术加持下,同学们运动竞技的热情更加高涨。

天河外国语学校举办智慧体育挑战赛,引入全新AI体育设备。
胡东认为,体育运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价值。他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状态疲倦,当中很多并非出于学习态度问题,而是身体素质无法支撑学习强度。“学生只有在深度睡眠后,才能将当天学习的内容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而运动正是实现高质量睡眠的关键。”胡东认为,通过参与团队开展的体育竞赛,学生不仅能在实践中培养集体意识,还能锻炼抗压能力和心理韧性。

天河外国语学校积极推广“体教结合”。
为此,学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注重多样化与特色化,除常规项目外,还开设武术、啦啦操、篮球等,并将国标舞、华尔兹等纳入高中必修课程。该校还启用了“智慧体育”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记录学生晨跑、大课间、下午锻炼等时段的运动数据。据介绍,该系统不仅为学校评选“体育之星”“运动达人”提供了数据支持,还将体育锻炼情况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从技术上保障体育教育的有效实施。
采写:南方+记者 毕嘉琪
图片来源:天河外国语学校 广州教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