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埔大火“烧”向竹棚架

今日香港地 2025-11-28 19:00

截至11月28日下午3时,香港大埔宏福苑火灾已造成128人遇难,香港消防处也已完成了灭火及搜救工作。

救援之外,一场关于香港宏福苑大楼外脚手架材料的讨论在舆论场上逐渐升温。竹棚架这种广泛应用于香港楼宇修缮的建筑材料,因为这场火灾成为讨论焦点。人们对此发出疑问:在香港这个全球建筑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竟还大面积使用这一传统材料和工艺?

截至11月28日下午3时,香港大埔宏福苑火灾已造成128人遇难。

截至11月28日下午3时,香港大埔宏福苑火灾已造成128人遇难。

对此,南方+记者联系到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建测规园香港主任、香港测量师学会前会长、香港绿色建筑议会董事赖旭辉。在他看来,竹子虽属于可燃材料,但竹棚架的防火关键在于是否配套使用阻燃的防护网。

材料是否合规,或成关键。赖旭辉认为,这次火灾需要关注竹棚架所使用的防护网是否有阻燃功能,以及现场发现的发泡胶对火势蔓延带来的影响。具体原因还有待特区政府调查。

27日下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区政府已分批巡查全港因进行外墙维修搭建竹棚架的楼宇,并商讨以金属棚架取代竹棚架……

坠落的燃烧竹枝引燃其他楼层

香港大埔宏福苑火灾发生时,宏福苑正在进行外墙翻修,整个大楼被竹制脚手架和绿色防护网覆盖。然而在11月26日下午开始,仅仅几个小时之后,大火就包裹了宏福苑8栋大楼中的7栋。黑夜中,大楼被烧得通红的画面,让人揪心。大火持续了43小时,直到28日一早才彻底熄灭,而宏福苑大楼则被烧成灰黑色。

目前香港消防处已完成了灭火及搜救工作。

目前香港消防处已完成了灭火及搜救工作。

火情是如何一步步升级的?

根据香港消防处消息,消防部门大约在26日下午2时51分接到报案,接警后约5分钟即到达现场。下午3时02分,将火警升级为三级。约3点34分,因“火势持续蔓延,不断有燃烧的棚架和杂物坠落”,火警再次升为四级。直至下午6点左右,投诉报案仍在增加,火势未得到控制,火警升为历史最高的五级。

关于起火原因,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28日记者会上透露,根据初步化验结果,宏福苑的大厦外围所使用的棚架防护网达到阻燃要求,然而包裹窗门部位的发泡胶板高度易燃。

根据现有资料研判,宏昌阁低层围网最先起火,火势因发泡胶板迅速燃烧并快速向上蔓延,伸延到不同楼层,并在短时间内波及宏福苑其他楼宇。大火也引燃了贴在窗门上的发泡胶板,从而导致玻璃爆裂,火势急速增强并侵入室内,造成大面积起火,最终酿成这次灾难。

值得注意的是,火灾产生的高温引燃了外部竹棚和棚网,烧断的竹枝坠落,又引燃其他楼层。而具体的起火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香港大埔宏福苑五级火警的灭火救援工作现场。

香港大埔宏福苑五级火警的灭火救援工作现场。

有大楼居民接受采访时介绍,起初对于大楼起火楼内居民并未警觉,觉得只是某一家发生小范围火灾,在其3点疏散到楼下时,抬头却看到,“八栋楼已经烧了其中五栋。”此后,随着天色渐晚,火情如何走势,其已难以辨别,只记得“本以为傍晚的时候火小了些,一阵风后,又开始熊熊大火。”

资料显示,2024年7月,楼龄超过40年的宏福苑开始了大维修,有不少当地居民在社交媒体上反映,过去曾见过棚架上的工人吸烟。根据现场视频画面,火灾发生时,竹棚架上密布的纱网与发泡胶板不断燃烧,火借风势沿竹架结构形成一条条垂直通道。

目前,警方发现一工程公司负责安装上述大楼装修所使用材料,认为该工程公司负责人严重疏忽,导致火势迅速蔓延,造成重大伤亡。警方拘捕的3人为工程公司负责人,包括2名董事、1名工程顾问。

香港建筑业超过三十年的习惯

香港和澳门可能是全球仅有的仍在建筑行业中大规模使用竹棚架的城市。香港为何将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成为近日不少网友所关切的焦点之一。

如今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内地一线城市,以及几乎所有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高层建筑项目,都已明令禁止使用竹棚架。国内允许使用竹棚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方竹材资源丰富的地区,而即使在这些地区,竹棚架的使用也受到严格限制,通常仅限于少数特定的项目,并且限制层高和施工高度。除此之外,竹棚架还对竹子材质材料、绑扎材料以及搭设人员资质等设置了非常严格的限制。

火灾发生前的香港大埔宏福苑楼栋均被竹棚架和绿色围网包裹。

火灾发生前的香港大埔宏福苑楼栋均被竹棚架和绿色围网包裹。

“香港使用竹子脚手架由来已久。”赖旭辉告诉记者,这涉及历史、文化、经济与实用性的多重因素。首先,竹棚架在香港已有超过三十年的使用历史,已成为本地建筑业的一部分文化实践。从实用性看,竹棚架具有显著优势;从成本上看,竹棚架价格低廉,金属脚手架的成本约为竹棚架的3至5倍。

“更重要的还是竹棚架本身的特性。”赖旭辉解释道,香港城市空间狭小,竹材柔韧,易于弯曲和调整,特别适合在狭窄、不规则或老旧楼宇的复杂环境中搭建;而许多旧楼结构老化,外墙难以承受金属架所需的锚固钻孔,而竹棚架可通过捆扎方式固定,避免对建筑本体造成破坏。

此外,竹棚架的轻便和可塑性更契合高密度的香港城市建筑环境。据赖旭辉介绍,目前,香港约80%的工程仍使用竹棚架,仅有约20%采用金属脚手架,后者多用于大型或高层项目。

在香港,竹棚架广泛应用于当地楼宇修缮之中。

在香港,竹棚架广泛应用于当地楼宇修缮之中。

竹棚架虽常见,但日常安全尤其是防火安全如何保障?对此,赖旭辉告诉记者,按照现行做法,竹棚架外围通常会加装绿色的安全网。如果采用的是经过阻燃处理(即“防火网”或“难燃材料”)的网,即使遇到明火,也不会快速燃烧、蔓延火势。因此,理论上只要材料符合标准,竹棚系统是可以安全使用的。

“传统做法中,竹棚架的竹材本身通常也不专门做防火处理,主要依赖外部的阻燃网来实现防火功能。”在赖旭辉看来,竹棚架“迅速引火”问题不完全在竹材本身,需要注意是否使用了没有阻燃功能的防护网,以及警方在这次火灾现场发现的易燃发泡胶。

面对质疑,香港行业协会近日也纷纷出面回应,否认竹棚架存在易燃问题。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思杰26日表示,金属棚架的确较难起火,但竹棚架亦非容易燃烧,不论金属棚架或竹棚架,如堆放太多杂物或易燃物,都可能引致棚网起火。

“竹棚架”风波下的阻燃行动

近年来,随着香港不少地区大楼需要修缮,外围的竹棚架也越来越多在香港街头出现。据港媒统计,此次大火并非首次发生竹棚架、棚网出现安全隐患。

2012年,香港东区鲗鱼涌一幢维修中的旧楼,因大厦外围棚架及围网着火,演变成四级大火;2024年2月,香港启德医院一处地盘发生致命工业意外,竹棚架突然倒塌,导致2死3伤;刚刚过去的10月18日,中环华懋大厦也发生了三级火灾,同样涉及外墙搭棚工程,造成至少4人受伤送院。

香港大埔宏福苑火灾现场。

香港大埔宏福苑火灾现场。

有关棚架、棚网易燃容易引发“火烧连环船”之灾,早在10多年前已引起关注,然而香港一直没有法例规定棚架、棚网必须符合防火要求。特区政府仅以作业守则及指引提出“建议”,但《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则》等却并未对竹棚架阻燃性提出要求。

近年来,香港已经在推进金属棚架的使用。2025年年初,特区政府宣布所有政府工程都使用金属脚手架代替竹棚架。当年3月,特区政府表示未来50%的新公共工程合约将被要求使用金属棚架。

11月27日下午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已分批巡查全港正进行外墙大维修而搭建棚架保护网的楼宇。发展局也与业界会面,商讨推进金属棚架取代竹棚架的路线图,之后会开设专门网页发布有关信息。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也指出,使用竹棚架在香港有长久历史,但竹棚架在耐燃方面始终不及金属棚架。为了安全起见,特区政府认为应该尽快在合适的工作环境下,全面改用金属棚架。

香港大埔宏福苑五级火警的灭火救援工作现场。

香港大埔宏福苑五级火警的灭火救援工作现场。

“根本问题在于监管与执行。” 针对此次香港特区政府推行金属棚架一举,赖旭辉表示,理论上只要材料合规、监管到位,竹棚系统是可以安全运行的。但现实中,部分中小型承包商为压缩成本,可能使用未经认证的廉价材料,而现有监管机制又难以全覆盖,尤其在私人楼宇维修等非大型项目中更为突出。

赖旭辉认为,这一转型在实际中也将面临挑战,包括成本上升、工人技能转型,以及对传统工艺的冲击。但从公共安全角度出发,加上扎竹棚手工艺人的减少,逐步推广金属架似乎已成共识。在他看来,未来在一些特别的环境下,也可以考虑用竹棚、金属棚混合的做法。

宏福苑的起火原因正在逐渐清晰。但毫无疑问,对于加强防范建筑燃烧,香港已在行动。

南方+记者 徐勉 陈彧 杨琼

编辑 朱琦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