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二院推出阿尔茨海默病AI早筛系统,居家自测仅需2分钟

广东健康头条 2025-09-20 11:52
03:11

广医二院推出阿尔茨海默病AI早筛系统,居家自测仅需2分钟

9月20日,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之际,国家核心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合多家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国家算力中心共同研发的BrainCom“忆脑康”失智症AI智能早筛及综合诊疗系统正式发布。

该系统融合人工智能与临床医学,构建起从脑健康普查、疾病预警确诊,到智能康复训练、个性化照护的全链条诊疗平台,为破解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率低、干预滞后等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分钟快速自测打破筛查难困境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约占老年痴呆的60%—70%。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约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且患病率仍在持续上升。

“公众对疾病认知不足、筛查可及性低,造成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率低、干预滞后。”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军指出,早期发现和干预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减轻家庭与社会照护负担。但该病起病隐蔽,早期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导致很多患者就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并且,当前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筛查主要依赖量表、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但每次需15—30分钟,耗时长且对专业人员依赖性强、花费较高,在基层大规模推广有一定难度。

BrainCom“忆脑康”解决了这些问题。

刘军介绍,利用BrainCom“忆脑康”开展的初级筛查,患者需在完成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自测表(AD8量表)的基础上,并描述图片内容10秒以上,用以人工智能进行声纹分析。平均每位受试者用时2分钟左右,用时不到传统方式的十分之一。“即使是只有两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筛查人员,也能完成上百名长者的社区筛查。”他说。

另外,该系统可通过手机扫码自评,长者或家属居家就能自己完成测评,且系统可以即时显示测试者是否有认知风险,给出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实现智能预警到个性化康复全周期管理

在筛查之外,BrainCom“忆脑康”还具备多维数据融合与智能分析的功能。

在疾病预警与智能化、个性化照护方面,该系统可基于DeepSeek人工智能引擎及海量患者数据分析模型,动态评估个体认知衰退风险,实行疾病预警,并为患者生成个性化康复方案及照护建议。

另外,BrainCom“忆脑康”设有“开心核桃”认知训练系统,可以分析患者的认知水平,并通过游戏的方式,为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患者提供科学、趣味性的康复训练支持,最终通过图表、曲线等呈现康复效果。

“我们正在探索将眼动追踪、面部微表情识别、步态分析等新技术融入系统,进一步提升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科学性。”刘军指出,团队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从早期筛查、智能诊断到康复训练和个性化照护的认知障碍全周期管理平台,为不同阶段的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服务。

目前,该系统已在广州番禺、花都、荔湾等区和佛山、中山、东莞等市社区、医院中推广应用。

“很多人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治不好就不治了,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认识。”刘军说,阿尔茨海默病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病程长达10—20年,如果早期能有效干预和治疗,会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他强调,越早诊断、越早干预,患者受益越多,也能减轻家人照护负担。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预防,刘军建议,控制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等各种危险因素;并且重视饮食、合理搭配。“还可以通过读书看报听新闻等方式,合理用脑,提高自身的认知储备。”

扫码即可进入测试。

扫码即可进入测试。

采写/出镜:南方+记者 刘汉能

拍摄:南方+记者 许舒智

剪辑:南方+记者 金镝

通讯员:许咏怡 李敏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肖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