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广东召开2025年表彰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大会,正式表彰新一批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共计2344人获得荣誉称号。点击查看>>广东表彰新一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一键查询+点赞!
现场,清远市新北江小学教师杨建娣、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谭永佳、暨南大学药学院院长张冬梅分别代表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发言,生动讲述教书育人故事。
“我的初心从未改变,要让每个孩子沐浴体育阳光。”杨建娣来自粤北清远,2002年,18岁的她第一次站上讲台,成为了一名“全科教师”。之后,她决心走出教室、走向操场,专注于体育教学。在她看来,体育教育能传授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勇气、信心和永不言弃的精神。
杨建娣坚信体育的力量——不仅育体,更是育心。她用心打造每一节体育课,足球课上,孩子们可以化身“山区小猎手”,在游戏中掌握运球技巧;针对特殊体质学生,她定制教学方案,哪怕是肥胖和肢体不便的孩子,也能在她的体育课上找到自信。
“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我深深体会到,体育课不是‘副科’,而是孩子们每天的期待和情感寄托。”在杨建娣的带动下,近年来,新北江小学学生体质优良率提升18%,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运动,变得更加健康阳光。
作为一名扎根职业教育一线23年的教育工作者,谭永佳同样以真心育人。23年前他刚入职时,曾问班上学生,“为什么选择职业学校?”好几个孩子无奈地说:“老师,考不上高中,只能来这儿了。”
“这像一根细针刺痛了我。在不少孩子心里,职业教育不是‘主动选择’,而是‘无奈将就’。”谭永佳从那时起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明白,人生从无“淘汰”之说,只有“赛道”不同。
职业教育的根基,扎在国家产业发展的土壤里。谭永佳紧盯高端装备制造的“卡脖子”领域,将企业生产订单、技术难题搬进实训课堂。如今,曾对未来彷徨的学生,在反复打磨中能把零件误差控制在微米级;曾自卑内向的孩子,带着一身技能在赛场上摘金夺银,用实力证明“技能是最硬的底气”。
药学是暨南大学的“王牌专业”。近年来,暨大药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教育部药学“101计划”,药理学与毒理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培养出一批具备科学家潜质和卓越工程师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张冬梅是一名药学教育工作者,常从本草之中感悟教育之道。“每一味中药,皆有特性;每一位学子,皆具光芒。”现场,她以三味药材为喻,分享了三点教育理念。
一是要以“厚朴”之德,夯实育人之基。张冬梅说,厚朴,其皮厚而味辛,能温中行气。教育者亦当如此——厚德以载物,朴实以立教。
二是要以“远志”之向,拓展育人之界。远志,安神益智,能通慧开窍、志达高远。张冬梅表示,学院建设国家一流课程体系,完善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助力每一位学生明确方向、拓展边界、成就卓越。
三是要以“连翘”之新,激发育人之力。连翘,清热解毒,更寓意迎春绽放、敢为人先。依托广东省药学拔尖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暨大构建“药学+X”创新班,鼓励学生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创新。张冬梅希望,学生们不仅成为药学专家,更能成为心怀家国、面向未来的领军人才。
大会强调,受表彰的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都是广东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的典型,展现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躬身耕耘的精神风貌和实践担当。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先进看齐,为广东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更大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陈伊纯
拍摄:南方+记者 张冠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