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梅州市人民医院共有2个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资助,项目负责人分别为心血管病研究所的汤晓燕博士和黄琼惠博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最高层次项目之一,代表着科研创新的重要方向。此次该院获批的两个“国自然”项目分别是汤晓燕博士主持的“ADAMST4介导的AKT1切割在脓毒症心肌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研究项目,研究旨在为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提供新策略和靶点,项目获得资助30万元;另一项是黄琼惠博士主持的“IFITM1介导AMPK/PPARγ/ABCA1途径致血管平滑肌泡沫化的机制及补阳还五汤对AS的干预作用”研究项目,研究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临床药物研发及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依据,该项目获得资助30万元。此次立项,充分体现了该院青年科研人才的潜力与活力,也标志着该院在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方面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近年来,梅州市人民医院在党建引领下,高起点提出全新发展理念,完善科研管理机制,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孵化,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临床学科建设能力得到飞跃发展,该院科技创新取得多项佳绩。
1.拥有多个重量级科研平台。获批建设广东省院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拥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重点实验室1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
2.作为梅州市首家获得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资质的医疗机构,该院共备案了17个药物专业,43个医疗器械专业;立项多中心注册类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292项。临床试验经费总额约1.37亿元。参与的GCP项目助力10种药物、10种医疗器械顺利注册上市。
3.近5年来,获批省部级课题16项,市厅级课题368项;发表SCI论文354篇;获得授权专利21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7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3项;2025年获批科研经费4213.68万元。
未来,梅州市人民医院将坚持党的领导,以建设“粤闽赣区域高水平医疗中心”为目标,依托院士工作站、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重点实验室等优势平台资源,深入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凝聚合力,推动临床与基础研究协同创新,持续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凝心聚力打造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突出的科研新高地,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陈峻宏 梁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