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肇庆市广宁县宾亨镇中心学校的游泳池内,孩子们正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游泳,水花映照着张张笑脸。
这座于2024年建成的广宁县首个乡镇校园游泳池,不仅是孩子们消暑健身的好去处,更是宾亨镇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切实惠及民生的生动缩影。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夏意渐浓,游泳成为不少青少年首选的消暑活动。然而受乡镇基础设施条件限制,以往孩子们只能远赴20公里外的县城才能享受正规泳池,有孩子则选择野外水域游泳,安全隐患突出,成为家庭和社会长期以来的“心头之痛”。
广宁县宾亨镇中心学校的游泳池内,孩子们正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游泳。
广宁县宾亨镇中心学校的游泳池内,孩子们正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游泳。
宾亨镇以推进“百千万工程”省典型镇建设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在推进“十三个一”点位建设过程中广泛征集民意,在顺应民愿的基础上,投入100余万元在宾亨中心学校建成全县首个乡镇校园泳池,率先开展“游泳进校园”试点,旨在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安全、快乐的游泳空间,从源头上筑起防溺水的安全屏障。
该泳池每月约接待学生及周边青少年超过1400人次。
该泳池每月约接待学生及周边青少年超过1400人次。
为保障课程专业、安全、有序开展,学校引进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团队负责日常教学,配备专职游泳教练,系统制定教学计划与安全应急预案,实现游泳教学全流程专业化管理,让每一位学生学得安心、游得放心。
据悉,该校已完成5至8年级近450名学生的首轮游泳培训,通过率超95%,暑期培训班更是吸引了200多名学生参与。
创新机制,长效运营
民生项目“建好”是基础,“用好、管好”才是关键。
与传统政府投资、政府全包模式不同,宾亨镇大胆探索“政府投资+学校管理+第三方运营”的创新机制。通过合理收费反哺运营与维护,实现泳池的自我造血与良性循环。
如今,该镇通过引入第三方团队开展培训和运营,不仅保障教学品质,还以合理收费补贴日常教学和泳池管护,实现了“以池养池”的良性循环。
该泳池每月约接待学生及周边青少年超过1400人次,既提升校园设施使用效率,又以亲民价格让更多孩子远离野泳、畅享安全亲水之乐。
“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校园泳池的成功实践,是该镇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缩影。2024年,宾亨镇以省级典型镇培育为契机,投入5600余万元推进“十三个一”重点任务,一批民生项目相继落地,镇容镇貌与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宾亨镇美丽河道。
宾亨镇美丽河道。
清晨的缤纷公园里,退休教师李伯带着孙子在健身器材区锻炼,“以前想找个像样的公园难,现在这公园又大又全,散步、下棋、带娃都方便,每天来这儿都热闹。”午后的圩镇客厅里,几位阿姨围坐在一起编织竹篮,一旁的河道景观水清岸绿。
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让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石涧中心小学家长梁先生表示:“以前总想着要不要送孩子去县城读书,现在本地的几所学校教学质量排名都位居全县前列,老师认真负责,孩子成绩好,我们也省心!”在宾亨卫生院中医馆,村民冯阿姨刚做完针灸,“以前看中医要跑县城,现在镇里就有中医馆,小病小痛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太方便了。”在长者饭堂,78岁的吴婆婆正和老友们饭后闲聊,“每天来这儿能吃饭、能聊天,还有专人送餐,子女在外工作也放心,我们老人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有滋味。”
值得一提的是,宾亨镇引入第三方业态管护的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设施的日常维护,更让群众持续受益。
宾亨镇绿美生态小公园。
宾亨镇绿美生态小公园。
以绿美公园为例,宾亨镇引入本土餐饮品牌“宾至坊”设立轻食茶饮,既丰富了公园业态,又以经营收益反哺绿化养护,使公园在“有人气、有活力”的同时保持四季常青;同步建成的足球场、篮球场免费向公众开放,年均接待运动爱好者超1.2万人次,成为青少年课余活动和居民健身交流的热门场所。
而校园游泳池在服务教学之余,以亲民价格向社会开放,所得收益持续反哺校园设施升级,结合镇党委政府持续开展的校园基础设施优化行动,已推动完成校内篮球场和运动场改造、跑道翻新等工程,并进一步延长对外开放时段,让周边群众共享优质健身资源的同时,更形成了“运营-反哺-提升”的良性循环。
“民生工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镇党委书记林寿智表示,未来,宾亨镇将继续以“小切口”入手,从改善一条街道、升级一座公园、优化一项服务做起,做好民生“大文章”,努力让城乡面貌更宜居、公共服务更普惠、百姓日子更红火。
南方+记者 施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