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惨的电影不只有吴京的,还有他的......

南都全娱乐 2025-08-30 08:34

今年暑期档已经接近尾声了,目前总票房(含预售)已经突破了116.44亿元,超过了去年的暑期档。在最后的冲击阶段,近期多部新片扎堆上映,但除了《死神来了6》,清一色沦为了炮灰。

比如吴京出品的新片《再见,坏蛋》,上映6天,票房仅有26.7万元。这一糟糕的成绩,让片方不得不紧急撤档,选择来日再战。

当大家还在好奇这部电影为何票房如此糟糕时,还有另外一部由大咖拍摄的电影无人问津,濒临被撤档的边缘——大导演曹保平的新片《脱缰者也》。

这部影片刚刚摘得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导演奖,被不少评论视为《追凶者也》的“精神续作”,也是继《狗十三》《涉过愤怒的海》之后,曹保平“反父权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与前两部严肃冷峻的基调不同,《脱缰者也》选择找了一众喜剧演员,以“喜剧”为外壳,讲述一个荒诞、抽象甚至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故事。全片浸润在一片浓重的“津味”语境中,处处凸显津味。

故事发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天津。刑满释放人员马飞(郭麒麟 饰)回到故乡,面对债务纠缠与亲情裂隙,走投无路之下“绑架”了自己的外甥李嘉文(胡朗荃 饰),从此叔侄二人卷入一连串啼笑皆非又危机四伏的黑色闹剧。

片中有不少令人捧腹的场面:小学生外甥学开车、天津话与内蒙古方言的激烈碰撞、横冲直撞的野蛮女友矇矇(孙安可 饰)、养“天价赛鸽”的姐夫夫妇,以及那座供奉仓颉的街头小庙。

这些荒诞却写实的情节与天津这座城市深度交融,既保留地域特质,又超越地域,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存隐喻。

在曹保平的镜头下,九十年代的天津郊区恍如西部旷野,破败的街道、昏黄的灯光共同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超现实的空间,观众仿佛也坐上那辆敞篷跑车,在楼群与荒野之间穿梭逃亡。

片名“脱缰者”,指涉的正是失控的命运。

虽然本片始于一场假绑架,但随着剧情发展,它如雪球般滚成真罪案,而推动这场失控的,是每个人灰色地带的欲望与局限。血缘与暴力将一群人捆绑在一起,彼此制造不幸,无人能全身而退。

马飞的不幸始于父亲和姐姐对他的不信任,一个“好学生”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父亲和姐姐送入少管所,沦落为流氓混子;二姐以“为马飞好”的名义将80万拆迁款攥在手里,却差点因此失去自己的儿子;外甥李嘉文一次次逃跑,又一次次阴差阳错地被“水浒卡”所救;大姐夫沉迷养鸽子,不惜用癌症的谎言骗走拆迁款去买赛鸽,那价值10万元一只的赛鸽最终被杀手小六无意中一枪崩死。

这些情节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让简单的故事走向越来越脱缰。曹保平通过这种荒诞的连环套,揭示了生活中那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悲剧——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为自己和他人的不幸添砖加瓦,却很少有人能够看清整个系统的荒谬性。

那么,谁才是真正的“脱缰者”?

郭麒麟在微博中写道:“马一落生没有缰绳,是人给她拴上的。当他挣脱的时候,人们说‘他错了。’”马飞看似一直在反抗、在脱缰,但那根属于家庭与父权的隐形缰绳始终勒在他的血肉中。

他教外甥“打赢就是好宝”,告诉他“你自己说得算”,却在昏暗的船厂中代读作文:“我的爸爸究竟爱我吗?……” ——这句追问,道出他一生渴望父爱而不得的悖论。

父权最初的化身是父亲,而后是姐姐。即便走投无路,马飞仍无法伤害家人,他被血缘绑架,也被自己对“家”的幻想禁锢。

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水浒卡”则构成另一重精妙的隐喻。如李嘉文所说,水浒是“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马飞、矇矇、小六等人何尝不是如此?当现实无路可走,只剩下名为“疯狂”的血路。然而这种反抗是否真的带来解放?抑或只是另一种悲剧的循环?影片未给出轻松答案,却将问题狠狠抛回现实。

《脱缰者也》是一部烙印极强的作者电影。

影片结尾,马飞被照明弹击中成为傻子,却意外获得曾经渴望的一切:家人的爱、伴侣的陪伴、甚至那笔八十万拆迁款。

这俨然一场荒诞的“招安”。如同水浒英雄最终归顺体制,那个反叛的、长发的、愤怒的马飞已死于破庙之中,只留下一具满足众人期待的、温顺的躯壳。如果他没有变傻,这个家庭能否真正接纳他?那笔钱又是否能够归还?影片没有回答,却以这个看似团圆实则残酷的结局,叩问东亚家庭中爱与控制并存的悖论。

亲情往往如此:伤害被轻轻放下,账目永远算不清楚,所有人继续糊涂地活下去。

而那个曾声嘶力竭喊着“救救我舅舅”的李嘉文,长大后是否也会被同样的缰绳牵引?我们不得而知。唯一清晰的是,曹保平再次以冷峻与戏谑并置的笔触,划开了家庭神话背后血泪交织的真相。

视觉上,曹保平再次展现出色的镜头掌控力:白天暖黄怀旧,夜晚霓虹迷离,画面始终在温情与冷暴之间张力十足。叙事层面,他依然敏锐于人性的灰暗地带与无解困境,带给观众持续的不安与压抑。

可惜的是,片如其名,它确实玩脱了。

然而成也风格,败也风格。

过于零碎的多线叙事、频繁切换的视角,使人物动机变得模糊,情节推进略显混乱。许多插曲——如孩子反复逃跑、姐夫跟拍等——未能有效服务主线,反而削弱了叙事凝聚力。

女性塑造更是本片的明显短板。矇矇作为空姐,被剥夺主体性,即使遭致残疾仍死心塌地,甚至经历两次流产,近乎服务于男性焦虑的剧情工具;大姐懦弱“扶弟”,二姐强势控场,也都落入刻板印象,缺乏真实人物的复杂与自主。

严重欠佳的观感,再高大上的主题表达,都是无法抵达观众的内心。豆瓣5.7的分数和1000多万的票房,成为了曹保平导演职业生涯的失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