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动脉”护航水生态,中山沙溪逾6千米污水管网贯通

作者 伍杰 2025-04-30 21:19

4月30日,中山市城区排水厂网一体化特许经营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当日,沙溪镇污水管网完善工程(除农污外)—市政污水收集系统综合完善工程—主干管及泵站(下称“沙溪主干管项目”)正式启动试通水,试运行时间为2025年5月1日至6月30日。这标志着沙溪镇在改善城市水环境、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上再上新台阶,一条总长6.4千米的“地下生命线”正式联通。

据悉,该项目由中山公用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用工程”)负责建设。公用工程团队昼夜奋战600余个日夜,以科技创新破难题,以精细管理保民生,用匠心雕琢出这条“地下生命线”,为区域水环境治理贡献关键力量。

科技赋能,创新工艺破解“地下迷宫”

面对城市核心区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交通流量密集、施工空间受限等难题,公用工程项目团队以“微创手术”理念推进建设。在贯穿隆兴南路、新濠路、新濠南路、跨越岐江河等重点路段时,采用“顶管+顶拉管”组合工艺,在地下“穿针引线”,利用智能导向系统实时监测管道姿态,严格控制施工精度,实现“零噪音、零污染、零阻断”施工。针对流沙层、高水位等复杂地质,应用“高压旋喷桩+钢板桩”复合支护体系,成功完成数十座深达10米的沉井施工,为后续管道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顶管+顶拉管”组合工艺。

“顶管+顶拉管”组合工艺。

匠心攻坚,铸就精品工程

沙溪大同牌坊路段位于中山市沙溪镇核心区域,是连接镇内商业、文化、居住板块的重要交通节点。该路段交通环境复杂,影响面广,该路段是隆兴路、宝珠路等主干道的交汇点,承担沙溪镇东西向主要车流,日均车流量超2.5万辆,高峰时段拥堵指数常达7.0(严重拥堵)。途经公交线路≥8条,站台客流量大。

为按时完成施工任务,上百名建设者以“白加黑”的拼搏姿态,在19号井的攻坚战中,公用工程项目团队采用“分段突击+平行推进”工法,三台顶管机同时作业,在20天内完成三种不同管径管道敷设260米,提前15天打通关键节点,减少对居民出行影响。

工作人员调试设备。

工作人员调试设备。

民生为本,精细管理显担当

工程横跨多个主干道,早晚高峰车流密集。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公用工程项目团队化身“交通护航者”——每日上下班高峰期,身着荧光马甲的交通疏导员驻守各路口,与交警联动作业,疏导车流人流;施工区域外围增设夜间警示灯、临时导行牌,并利用错峰施工、分段围挡等方式,让“堵心路”变成“顺心路”。

隆兴南路上下班高峰期。

隆兴南路上下班高峰期。

随着工程收官,中山市污水治理进入新阶段。公用工程项目团队以匠心为笔、以汗水为墨,在机械轰鸣中书写责任,在攻坚克难中诠释担当。提前竣工的背后,是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双向奔赴,更是城市治理与民生需求的同频共振。

隆兴南路项目管理人员安装警示灯。

隆兴南路项目管理人员安装警示灯。

未来,这条埋藏地下的“绿色动脉”,将持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让汩汩清流润泽千家万户。这不仅是一条埋藏地下的管道,也是一条贯通民心的纽带,更是一条通向美好生活的绿色通道!

撰文:崔鹏军 洪素琼 伍杰

编辑 卢子衡 钟商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