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阳春,广湛高铁钢铁长龙穿山越岭,阳信高速冲刺通车“倒计时”,漠阳江畔正奏响气势磅礴的交通建设“交响曲”。
近年来,阳春市以交通先行之姿,奋力打通“融湾入圈”的“任督二脉”,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挺起坚实脊梁。
交通是发展的先行官,更是区域协同的生命线。广湛高铁将阳春纳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阳信高速成为阳春承接大湾区辐射的“黄金通道”,“美丽农村路”激活城乡融合发展的毛细血管,这些都让阳春的交通区位格局持续优化。
阳春市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拉近,更是要素流动的加速、产业联动的深化、发展能级的跃升。未来,阳春借势空铁联运,拥抱广州新机场与阳江机场“双翼共振”,深化与阳江港的“硬联通”,有望让“陆海空”立体联通的开放门户加速崛起。
交通建设背后是“阳春速度”的硬核支撑。这启示我们:重大交通工程要跑出“加速度”,必须坚持要素保障靠前发力,创新推行“问题清单+责任闭环”机制,全力破解用地、资金等堵点;必须强化政企协同作战,以“倒计时”状态并联推进验收调试,确保项目早通车、群众早受益;更需前瞻布局智慧交通、绿美廊道,让交通动脉成为科技动脉、生态动脉、文化动脉。
战鼓催征马蹄疾。阳春交通建设的热潮,正是广东县域突围的生动缩影。放眼阳春,以加快实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为牵引,更多镇街正以交通破局打开发展新天地。
交通强,则县域兴。让我们乘势而上,在攻坚重大项目中锤炼过硬作风,在优化路网体系中提升承载能级,在畅通城乡融合中夯实发展根基,真正让条条大道成为振兴之路、希望之路。
撰文:罗天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