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湖畔点亮未来:2025平安希望小学公益夏令营探索素质教育“三维成长”

2025-07-29 14:24

七月的杭州,暑气中带着江南的温润。这座承载千年又跃动现代脉搏的城市,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来自新疆、西藏、安徽等地平安希望小学的百余师生。一场融合了科技奥秘、历史回声和汗水欢笑的特别旅程,就此开始。

7月22日至28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中国平安联合在杭州举办了 “2025 年平安希望小学公益夏令营及种子讲师和教师培训”。夏令营通过科技、人文、体育等多维度的丰富体验,为乡村孩子开拓视野,为教师赋能新技,生动展现素质教育的多元魅力。七天时间里,孩子们一同走进西湖、申昊科技、康师傅、吉利汽车、浙江大学、浙江省博物馆等研学点。从充满未来感的科技馆到沉淀千年的博物馆,每一天都充满新奇与挑战。

同时,杭州市公安局交通(水上)治安分局的警官和平安人寿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防溺水安全、心理健康等特色课程,帮助他们掌握安全急救等生活技能。同时,50位校长和47位种子讲师相聚一堂,共同探索山村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在交流碰撞中提升理念与能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更高平台。

科技探秘筑梦想,人文浸润养底蕴

当课本上的风景跃然眼前,历史的厚重感便有了真实的触感。孩子们三两成群漫步,看自然景观,听着流传已久的历史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原来苏轼就是在这里写出‘山色空蒙雨亦奇’呀!我终于看到书上写的景色了,太美了“来自江苏泰州平安希望小学的李美怡同学举着手机拍下的晴光潋滟的湖面,兴奋地和小伙伴分享着她在西湖前的发现。

从浙江省博物馆里良渚玉琮的纹路,到京杭大运河岸边的古纤道,孩子们在触摸历史中读懂"传承"二字。当讲解员说起运河曾载着粮食、丝绸连通南北时,来自新疆和田平安希望小学的麦麦迪小朋友突然问:"是不是就像现在的快递?"天真而精准的比喻里,藏着他们对"文明如何流动"的最初理解。在岳王庙的肃穆氛围里,家国情怀悄然浸润心田。这些跨越时空的旅程,让很少走出家乡的孩子们深刻体会到,自己笔下的汉字、遵循的习俗,都连接着一条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滋养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拓宽了他们对未来的想象空间。

除了传统文化,对于许多第一次走出大山的孩子们来说,科技的魅力点燃了他们心中探索的火种。从康师傅食品智能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到吉利全自动汽车组装车间的精密协作, “泡面为什么是弯的?”“机械臂是怎么动起来的?”一声声稚嫩的提问背后是对科学奥秘的无限好奇。当走进申昊科技机器人展览馆时,孩子们不仅能近距离观察各种机器人,更是亲自体验了数字人分身的乐趣。“我长大后也要研发机器人,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来自内蒙古根河市平安希望小学的小卢眼神笃定,一个关于未来的梦想在此刻悄然萌芽。这些工业智能化场景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科技如何改变生产与生活,沉浸式的体验,像一把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门,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追求创新的科学热情。

安全守护伴成长,心灵呵护助前行

为了让孩子们掌握实用的安全技能,中国平安特别邀请杭州市公安局交通(水上)治安分局的警官担任“安全导师”, 以生动案例讲解防溺水知识和自救技巧。“遇到有人落水怎么办?”“如何判断水域安全?”等互动问答和模拟演练,让孩子们在模拟操作中,不仅掌握了关键时刻的自救互救能力,更在心中种下了对生命的敬畏。

而儿童的安全与心理健康,本就是成长路上不可忽视的基石,对于乡村少年儿童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交通意外,心里健康等问题,夏令营还精心设计了多场特色课程,帮孩子们增强安全意识,锤炼心理韧性,为综合素养的提升筑牢基础。

平安产险带来“绘西湖”美育课堂,引导孩子们面对西湖美景作画,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内心情绪。一幅幅“会说话的画”,成为开启他们心扉的钥匙;平安寿险组织的急救宣传课上,孩子们认真学习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并通过模拟演练,不仅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更是增强了应对突发状况的信心。

“乡村学子接触到这些知识的机会比较少,绘画课和急救课对引导心理健康、提升综合素养很有帮助。”韶关市乐昌平安希望小学的胡老师这样说道。据了解,目前中国平安已将探索把安全教育特色课堂通过线下支教、线上直播等形式推广至更多乡村学校,惠及更多乡村学子。

体育竞技点燃激情 ,团队协作聚力量

今年的夏令营,有一场趣味又有挑战性的运动会,运动会上孩子们释放天性,在拼搏与协作中挥洒汗水,体验体育精神的真谛。负责训练的是国家级运动健将、儿童青少年运动专家刘甄悦及其团队,他们用专业的指导和耐心的鼓励,让孩子们获益匪浅。

“预备——跑!”哨声一响,西藏那曲平安希望小学的小格龙像离弦的箭冲出去, 训练中曾因步伐不稳屡屡摔倒的他,牢记教练“盯着前面的线,一步一步踩实”的叮嘱。此刻,他紧握拳头,在队友的呐喊声中奋力冲过终点,“差点就坚持不住了,多亏了朋友们一直在为我加油”他汗水滴落,笑容灿烂。

“自由竞技赛”时,孩子们趴在垫子上互相喊着“加油”“左边点”“快冲呀”;“盲盒折返跑”时,队友跌倒的瞬间,总有数双手立刻伸出搀扶。“乡村孩子平时少有这样的集体运动,看他们为了团队咬牙坚持,才懂体育教会的不只是跑跳。”带队的钱老师感慨道。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到主动举手挑战“更高、更快、更强”,在汗水中学会了全力以赴的韧劲,懂得了并肩作战的珍贵情谊。每一次跳跃、嬉笑和互助,都在强健体魄的同时,在他们心中深深埋下了体育精神和团队协作的种子。

赋能教育引方向,点燃乡村教育的星火

本次夏令营同步为来自全国各地平安希望小学的50位校长和47位种子讲师(支教志愿者)开设了专业赋能课程。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基础、数字化教学工具应用、师生沟通、课堂管理创新等多个领域。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们快速适应现代教育需求。

来自福建三明市平安希望小学的张校长表示,过去由于缺乏资源和技术支持,学校的教学方式相对传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次培训让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在线平台设计互动课程,还了解了如何用AI辅助备课,这对我们来说太实用了。”她兴奋地说道。技术赋能之外,课程更引导教师关注学生情感需求,营造温暖包容的成长环境,中国平安相信赋能一位教师,即是点亮一片星空,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未来。

聚力教育公益 与中国平安护航少年成长路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才支撑。让偏远地区的孩子,既能拥抱科技的浪潮,又能深植文化的自信,更能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品格——这正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公平最生动的体现。

从事公益事业,不怕从零开始,更不惧前路漫长。中国平安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深耕教育公益三十余载。从1993年开始,中国平安通过希望工程已在全国援建119所平安希望小学,持续开展支教行动18年,累计招募12708名支教志愿者,支教服务时长总计超44.8万小时;开展教师培训19期,培训乡村教师超2万名,惠及31万余名乡村学生。

活动结营收官之际,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发展部副部长宋彦彬与中国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书记、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总经理叶青分别发表结营致辞,为这场跨越山海的成长之旅画上温暖注脚。

宋彦彬在致辞中向公益合作伙伴中国平安致以崇高敬意,感谢其以爱心捐赠和资源支持为孩子们搭建成长舞台。叶青则表示,此次夏令营与同步开展的校长和种子讲师培训,凝聚着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与践行教育公益的共同使命,旨在赋能教育工作者将新理念、新方法带回课堂,点燃乡村孩子的求知欲与创造力。希望孩子们将收获化为成长动力,老师们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平安也将继续深化教育公益,助力乡村振兴。

从校舍援建到爱心支教,从教师培训到公益夏令营,平安的每一步笃行,都在为乡村教育播撒希望,为孩子们的梦想护航。当科技的种子在西湖畔萌芽,当文化的根脉在行走中深植,当体育的精神在汗水中淬炼,我们见证这些来自乡村的少年,正汲取着素质教育的养分,向着阳光茁壮成长,未来必将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编辑 王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