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上,孩子们的小手紧紧扶住绳索以保持平衡,场面不乏惊险刺激;教室里,小朋友们沉浸在游戏世界里,玩中带学,不亦乐乎……近期,湛江市第三幼儿园开展“三个习惯”教育成果展示暨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展示该园实现“三个习惯”(学习习惯、运动习惯、生活习惯)教育的实践转化成果。
当前,湛江市教育局着力构建家校社协同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将“三个习惯”养成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贯穿教育教学全流程。全市各幼儿园积极贯彻落实有关工作部署,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多样互动形式,在培养倾听表达、协作探索等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同步开展情绪认知、抗挫力培养等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幼儿建立积极生活态度。
其中,市第三幼儿园创新实践路径,提出“留白”理念,将“三个习惯”培养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借助游戏活动疏导幼儿心理,形成“行为规范与心理成长双向赋能”的特色育人模式。
“留白”理念构幼教新生态
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犹如飞机两翼,车子两轮,二者相辅相成。科学研究表明,正向习惯如同心理“缓冲垫”,不但能改善情绪、打破恶性循环,而且还有助于人们在压力下保持稳定;心理健康则似习惯的“土壤”,情绪稳定时,改变行为更容易。
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和“三个习惯”?沿用常规的“填鸭式”教育还是探寻新路径?市三幼围绕这一重要命题展开了深入探索。
“人如果被‘塞满’,其思考能力也会被弄丢。我观察到,部分父母会严格限定孩子在特定时间段内只能做安排好的事,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长此以往,孩子们可能会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湛江市第三幼儿园园长谭璐欣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育儿现象。
既然常规的“填鸭式”教育有明显缺陷,是继续在该种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还是寻找新路径?在持续钻研中,市三幼逐步构建起以“留白”理念为核心的教学文化,为该校设计培养“三个习惯”的具体课程提供了思路指引。
何谓“留白”理念?“留白”理念,意指在管理过程中留出一定空白,给予幼儿、教师、家长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这种理念强调尊重个体、鼓励创新、注重发展,旨在通过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结合“留白”理念,市三幼就教育、管理和家园三个方面作出了独特诠释——留白教育,倡导用儿童视角看世界,以儿童为本,致力于培育具备感受幸福能力的儿童;留白管理,注重从教师视角出发,坚持教师本位,培养幸福教师;留白家园,则立足家长视角,携手家长共同构筑幸福家园。这一系列新颖内涵,不但为培养幼儿“三个习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而且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开拓了新视角。
相较于常规课程设计中专门开设心理健康课的思路,市三幼别出心裁地融合陶行知“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以及陈鹤琴“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这一思想精髓,将儿童心理引导与习惯养成教育巧妙渗透进每日的生活点滴与课程安排之中。
“我们希望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给孩子们传递正确价值观。通过营造良好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把孩子们培养成具有幸福能力的、富有心理弹性能直面挫折的人……”谭璐欣进一步介绍市三幼的课程设计理念。
游戏化课程助力家校共育
遵循“留白”教育理念,秉承“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享有游戏和受教育的权利”的观点,市三幼将教育与每日生活、游戏模式有机结合,把“三个习惯”的培养自然融入课程体系。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通过参观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展示项目,便能直观领略到融合游戏化设计的课程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走进一楼的小一班教室,映入眼帘的是孩子们在精心划分好的不同自主游戏区域里,心无旁骛地沉浸于各自的活动。拼图区中,孩子们全神贯注,小手灵巧地摆弄着拼图碎片;艾叶贴画区里,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忙得不亦乐乎……一个个趣味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据了解,这种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组织形式,通过将教室划分不同功能区,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探索和学习的空间。该模式强调“玩中学”,是市三幼课程重要部分,也是“留白”理念的具体体现。
幼儿在区域中进行自主游戏,在自由探索、合作互动中,逐步培养专注力、问题解决的能力与创造力。教师则提供适时引导,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为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奠基,同时,培养幼儿情绪表达和抗挫折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效果。
“从运动层面看,区域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手部精细动作;而从学习习惯塑造的角度来看,这种活动还能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思维、专注力;在生活习惯养成方面,区域活动同样发挥着积极作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自行整理和收纳玩具,无形中锻炼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现场教师热情介绍道。
另一边的操场上,大班级的体能立体大循环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中。一手提一瓶水,跨过一个又一个板凳、在单杠上翻转、在绳索上保持平衡……阳光下,朝气蓬勃的孩子们眼神坚定,小脸因运动而泛起红晕,豆大汗珠顺着脸颊滚落,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运动的热情。
而在教学楼上的小厨房中,“饭盒日”活动也在开展。孩子们化身“小厨师”,独立动手完成从切菜、洗菜、到煮饭的全流程。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学习习惯、运动习惯和生活习惯在三幼巧妙融合,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展示活动结束后,游戏点评和微讲座环节同步展开。教师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游戏行为,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建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实现家园共育的无缝衔接。
撰文:甘雨洁 林日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