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韦帕”逼近,阳东区各镇、各部门闻“风”而动,迅速投入防御工作,织密防汛防台风安全网,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东平镇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1069艘渔船中除9艘因客观原因加固锚泊外,其余均完成转港,75名渔排养殖人员全部上岸。关闭珍珠湾等景区并妥善安置660余名游客,组建250人应急队伍,启用10处避难场所,储备充足救生设备、防洪袋等物资,实行24小时值守,确保防御工作万无一失。
大沟镇实行干部全员在岗、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机制,组建专项督导组下沉各村(社区),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防御要求。沿海渔船已全部回港,危险区域人员完成摸排转移,同时组织力量抢修路障、救援沙滩被困车辆,对水库、水闸等水利设施开展安全检查,筑牢沿海防御屏障。
雅韶镇确保渔民100%撤离上岸,党员干部深入各村,协助群众加固室外物品、清理阳台杂物等,避免台风引发二次伤害,应急部门24小时待命,全方位保障群众安全。
东城镇召开专题部署会统一思想,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地质灾害点、老旧房屋等区域排查隐患。重点关注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通过耐心劝说转移510名涉险人员,同步对易涝区域进行排洪疏浚,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筑牢防台“铜墙铁壁”。
北惯镇多次组织收看省市区防台会议,迅速构建“统一指挥、分片包干”责任网络。对那龙河沿岸开展拉网式巡查,7条生计渔船全部安全转移;排查低洼易涝点、在建工地等隐患,加固高空设施并劝离危险区域人员,开放16个应急避难场所提供暖心安置,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那龙镇建立党政班子包片、村干部包点责任体系,明确“项目必停、隐患必清、人员必转”要求。全镇360名涉险人员全部转移,同步加强地质灾害点巡查,进行多渠道推送防御提示;抢收作物1801亩,有效将受灾面积控制在855亩内,防御工作有序推进。
大八镇第一时间召开防御工作部署会,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应急指挥部,划分多个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组织258人次对水库、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提前转移179名风险人员至安全区域,同时备齐冲锋舟、救生衣等抢险物资,全体干部24小时值守,确保防御措施落地见效。
区市场监管局迅速响应部署,加强特种设备监管,向全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发出工作提示,提醒和督促使用单位做好特种设备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和“关停封”等工作;加强价格监测监管,聚焦“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商品,加强市场巡查监管,督促经营主体落实明码标价,严厉查处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畅通12345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回复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应急值守,高效应对台风防御期间各项突发事件,确保全区市场秩序安全稳定。
区城管综合执法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召开专题会议压实责任,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下沉一线。对城区在建工地、户外广告、市政园林等开展全面排查,及时加固松动设施、清理安全隐患,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力保障城区基础设施安全稳定。
区水务局成立以局长为总指挥的防御工作组,结合党建共建力量下沉一线督导。聚焦山塘水库、河坝堤围等重点部位,落实“八个再查一遍”要求,持续排查整改隐患;联动应急、气象部门共享信息,科学调度水情,确保防汛决策精准高效。
区农业农村局组建4个指导专班下沉各镇,65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和渔港码头。651艘国库船、1430艘生计船全部回港,860名水产养殖人员安全上岸;针对农作物抢收制定专项方案,累计抢收水稻、蔬菜等超3.5万亩,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损失。
全区上下齐心合力,以扎实行动筑牢台风防御墙,守护一方平安。
南方+记者 黄林
通讯员 东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