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暖之间,透视揭阳经济的温差|上半年数据观察

作者 唐楚生 2025-07-25 10:15

2025年已过半,一纸GDP成绩单,为揭阳的上半年经济运行写下了注脚:1219.89亿元的总量,同比增长3.4%。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下,这一成绩维持了稳的基调。在这组平稳数字的背后,隐藏着揭阳产业结构的微妙调整、消费动能的内生分化,以及中小企业、新兴产业、民间资本之间的“暖与冷”。

这座依海而生、靠产业发展起来的城市,正在产业转型与市场波动之间寻找自己的增长节奏。在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揭阳穿越经济周期波动带,正加速突围破局,向粤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迈进。

数字里的温差:增长的韧性与结构的变化

3.4%的GDP增速,是揭阳经济在承压中展现出的韧性。细观这份成绩单,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7%,第二产业增长3.6%,第三产业增长3.2%,三大产业协同支撑,勾勒出经济基本面的稳健。然而,更深层次的变动正悄然发生。

“暖”在何处?最亮眼的莫过于工业领域的结构性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这不再是粗放式的扩张,而是向更高附加值、更具创新力的方向迈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微型企业增加值飙升57.3%,小型企业增长10.0%。这些“毛细血管”般的市场主体,也以惊人的活力,为揭阳经济注入新鲜血液,这或许预示着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持续改善。

“冷”又何在?规上工业增加值整体2.0%的增速,虽然有所提升,但仍需看到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增加值分别下降2.7%和10.9%的现实。这背后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也是部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压力。如何激活大中型企业的内生动力,将是揭阳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稳”得住的基础:农业的韧性与转型

每一块平整的田地、每一筐新鲜出港的水产,都映照出经济运行最原始的稳定。

“暖”在何处?今年上半年,揭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76.15亿元,增长4.1%,其中蔬菜、园林水果、水产品分别增长4.4%、2.7%、3.0%。增速不算耀眼,却在横向对比中显出一份稳定。

农业并不以利润惊人见长,却是基层社会经济“压舱石”。在揭阳,超过四分之一人口仍与土地紧密相连。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品种结构和经营体系在逐步优化。林业和渔业,作为传统的“两头”产业,在今年上半年分别增长6.6%和6.3%,显现出生态农业与近海经济的“活水效应”。

“冷”又何在?相较之下,牧业产值下降1.9%,说明成本结构调整和市场周期依然影响着养殖业。“供得出、供得稳”的农业体系,依然是揭阳这份经济数据的支撑点。

消费的脉动:新潮迭起与传统承压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74亿元,同比增长0.3%,这个数字显得波澜不惊,但其内部的结构性变化却富有含意。

“暖”在蓬勃兴起的新兴消费。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7.9%,家用电器、机电产品及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也均有两位数的增长。这表明揭阳居民的消费观念正悄然改变,对绿色化、智能化、品质化的追求日益强烈。新兴消费的崛起,为揭阳的商业业态和服务升级指明了方向。

“冷”则体现在传统消费的承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微降0.1%,商品零售增速仅为0.2%。这或许反映了城乡消费活力的差异,以及部分传统消费业态面临的转型压力。如何激活县域经济的消费潜力,实现城乡消费的均衡发展,仍是摆在揭阳面前的课题。

投资的韧性:基建托底稳大盘

上半年,揭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4%,表面看似承压,细看之下却有“韧”性可循。

“暖”在基础设施投资逆势增长19.6%。在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基建成为稳投资的关键支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托起了经济增长的底盘。这一趋势释放出积极信号:揭阳正通过政府主导投资撬动有效需求,持续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蓄积动能。

“冷”则在于民间投资有所下降。民间投资的活跃度是衡量营商环境和市场信心的重要指标。如何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破除各类显性隐性壁垒,让民间资本敢投、愿投、能投,是揭阳持续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

财政金融的支撑与民生底色的温度

财政收支同步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4%,支出增长4.6%,尤其是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7%,这无疑是揭阳上半年经济数据里最温暖的增长。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也为揭阳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存贷款余额均实现增长,特别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5.7%,这笔“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为揭阳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居民收入的平稳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稳定,则确保了民生福祉的“含金量”。

潮涨潮落,经济数据是表象,背后是揭阳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深思与实践。这份“冷”与“暖”交织的半年报,提醒我们,面对挑战,要看到潜力和韧性;面对成绩,更要审视短板与不足。揭阳的未来,仍需在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上持续发力,才能在新时代发展的浪潮中,行稳致远,驶向更广阔的蓝海。

撰文:唐楚生

编辑 何嘉琪
校对 胡柔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