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守望传统文化 共话蓝色未来”——陈勇铁渔歌专题座谈会在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举行。来自汕尾市的渔歌专家学者,渔歌艺术表演工作者,市文联、市音乐家协会、市区文广新体局、区教育局、市教研员、渔村小学教师等领导及学校教师代表共3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白鹭飞渔歌队向各位嘉宾进行了渔歌展示,以汕尾渔歌《咸茶歌》开场,大家边喝咸茶边欣赏该校音乐组原创作品《听渔歌》以及渔歌《渔民心向共产党》,纷纷对渔歌队的精彩表演点赞。
在渔歌专题座谈会上,渔歌工作室负责人侯婧对渔歌工作室近三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得到了在场专家、领导及嘉宾们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作为汕尾渔歌的守护者和创作者,渔歌专家陈勇铁现场作专题讲座,他对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渔歌工作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渔歌传承发展的状况进行了深度分析,指出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发展背景下,要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树立传承好渔歌的决心,把握好传承与发展、传播机遇、探索发展创新的途径。
“我们要筑牢传统渔歌传承的基石,拓展创新发展的空间,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渔歌要发展必须创新。”陈勇铁说。
“看到学校渔歌队表演很激动,有档次,有水平!学校如此重视渔歌的传承和发展,真的让我们感到很惊喜。”汕尾市文联副主席李向钦表示,希望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渔歌工作室再接再厉,为汕尾市文艺工作增添光彩。
广东省优秀音乐家柳成荫提出:“要想传承发展好渔歌,最好要建立支持鼓励的机制,一是资金支持制度,二是对从事渔歌创作者、组织工作者、参加表演的学生,制定奖励制度,优待制度。要更好地宣传渔歌,传播推广渔歌,必须用普通话演唱才能传唱得更广远,接受渔歌的人才会更多。”
此外,汕尾市城区文广旅体局局长黄超、汕尾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何晓雾等对工作室的创作与传承表示高度肯定,未来将大力支持工作室的发展建设,让渔歌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
渔歌传承人李香桂还提出了“双师讲课”的方法,学校老师和渔歌传承人同台讲课,相互交流补充,这样既生动又形象,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效果更好。
各位专家在现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场座谈会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指导意义。接下来,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渔歌工作室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渔歌校园作品。
南方+记者 陈保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