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种出一片“海底森林” | AI画时景

南方+新媒体实验室 2025-05-15 08:00
00:09

在广东,种出一片“海底森林” | AI画时景

珊瑚礁,有“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之称,约25%的海洋生物在其中生活,70%的热带鱼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依靠它。在广东沿海,生长着超百种珊瑚群落。受多种因素影响,珊瑚礁的主体——珊瑚正陷入系统性退化,人工种植和修复迫在眉睫。

从长势良好的珊瑚母株上截取部分组织,培壮后移植到新基底上扩散生长,是目前常用的培育手段。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的一群年轻人多年来在海底耕耘,他们大部分工作时间都身负50斤的潜水设备,在海面以下5米的地方度过:水下取苗、按比例调制基底胶泥、将栽种珊瑚的胶泥固定到海底金属网格上……众人协作下,5到10分钟就能种下一株珊瑚幼苗。

截至目前,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已成功培育超18种10万株珊瑚母株,拥有700个珊瑚培育超级网圃,可同时培育30万株珊瑚种苗。经过多年努力,广东海域的珊瑚覆盖率稳定上升


|编者按|

围绕高质量发展,广东坚定不移求新,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南方+客户端推出《AI画时景》栏目,立足广东,聚焦全国,紧扣意义重大的科技创新、产业革新、重大工程建设节点事件,以“新”画“新”,用心绘“景”,融合AI技术与手绘,打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视角。敬请垂注!

策划:王溪勇

统筹:何勇荣 胡良光 纪蓓 张哲 张西陆

执行统筹:李珩丹 刘子葵

采写:南方+记者 陈嵘伟 汪祥波 马立敏

海报文案:傅倩影

手绘/动画:张瑞威

编辑 傅倩影
校对 裴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