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9时多,在湖北省麻城北站候车大厅内,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正在上演。一位中年男子突然倒地昏迷,情况危急。关键时刻,两位来自广州的医生挺身而出,用专业的急救技能和坚定的信念,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生机。



(抢救生命!麻城高铁站上演生死时速,时长共12秒)
抢救生命!麻城高铁站上演生死时速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这两位医生分别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俊,以及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王希成。当时,两位医生结束了5月10日在麻城市人民医院参加的肺癌多学科诊疗规范学术交流活动,正准备乘坐9时33分出发的高铁返回广州。9时15分左右,刘俊医生突然看到一名背着包的中年肥胖男子在候车大厅内后仰倒地,出于医生的职业本能,刘医生和同行的王医生迅速冲了上去。
据医学研究,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被称为 “黄金救命时间”,每延误1分钟,患者生存率就会下降7%-10% ,如果10分钟未有效抢救可能导致不可逆脑损伤或死亡。
经过初步判断,刘俊医生发现患者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情况十分危急,决定立即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王希成医生在一旁协助。同时,高铁站警务人员迅速呼叫了120 急救中心,并维持现场秩序,为救援工作创造条件。
刘俊医生为突然倒地呼吸骤停的旅客做心肺复苏。王希成供图
刘俊医生为突然倒地呼吸骤停的旅客做心肺复苏。王希成供图
在急救过程中,刘俊医生发现患者牙关紧闭,舌根后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气道通畅。为了尽快打开气道,刘医生果断采取行动,他用力将患者的下颌上抬,让患者的头部后仰,充分暴露颈部。同时他将两个手指头伸进患者口中,试图撑开气道。由于患者牙关紧闭,刘医生的手指被咬伤,鲜血直流,但他并未退缩,继续坚持急救。
经过近15分钟的持续心肺复苏,奇迹终于发生了。患者的心跳和呼吸逐渐恢复,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此时,120 急救车也及时赶到了现场。刘俊医生和王希成医生与急救人员进行了简单的交接后,才放心地离开。此时,距离他们的列车检票截止时间只有30秒!
麻城北站候车室晕倒的旅客经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俊的紧急施救后被120送往当地医院继续救治。王希成供图
麻城北站候车室晕倒的旅客经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俊的紧急施救后被120送往当地医院继续救治。王希成供图
上车后,刘俊医生还不忘关心患者的后续救援工作,与麻城市人民医院保持联系。据收治患者的麻城市人民医院袁医生介绍,该名患者50多岁,既往有心梗、心脏瓣膜置换病史,目前仍在急诊抢救中。
记者采访了解到,刘俊医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01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广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在呼吸内科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呼吸系统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病康复基层分会常务委员。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刘俊医生更是勇挑重担,负责荆州和广州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广东好人、广州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荣获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广东好人、广州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的“抗疫英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生刘俊医生。 受访者供图
荣获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广东好人、广州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的“抗疫英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生刘俊医生。 受访者供图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 | 左志红
【视频制作】陈地杰
【本文责编】刘龙飞
【频道编辑】陈地杰 莫群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郭芳 蒋玉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