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就在佛山,佛山有很多美食,特别是顺德鱼生。”眼前这位面对镜头畅谈佛山的奶奶,正是智利华裔乒乓名将曾志英。



代表智利征战世乒赛,“乒乓球奶奶”为何现身佛山?
过去一个多月,在禅城区汾江河畔的佛山体校里,曾志英一直在备战多哈世乒赛。根据抽签结果,她与王曼昱等众多顶尖高手同分在4/4区。继2024年以58岁高龄首次登上奥运赛场后,这位“乒坛常青树”即将再次站上世界级赛场。
翻开曾志英的人生经历,仿佛打开一本乒乓球手奋进史:1966年出生于河南郑州的乒乓世家,12岁就摘得全国少年冠军,顺理成章入选国家队预备队。正当人们期待这颗新星冉冉升起时,她却转身跨越半个地球,踏上了远赴智利的旅程。
“我就是一直五湖四海跑”,从中原大地到南美洲,再从异国他乡来到广东佛山,这位乒乓游子的故事里,藏着怎样的因缘际会?
图为曾志英在佛山体校训练。白桦 摄
图为曾志英在佛山体校训练。白桦 摄
12岁全国夺冠,“好苗子”的大起大落
自称“家在佛山”的曾志英,其实生于河南郑州,父亲是广东客家人、母亲是广州人。她父亲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郑州工作,母亲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也去了河南,做了河南乒乓球队的主教练。
后来,她母亲邓惠璋在佛山体校执教,父亲在佛山陶瓷厂工作直至退休,弟弟也是在佛山读的高中,父母已经在佛山定居40多年。“我每次回国都是直奔佛山,这里已经是我的家了。”她说。
出生于乒乓世家的曾志英,年幼时身形细长、步伐灵动,早早被贴上了“好苗子”的标签,也顺理成章地由父母带领走上了专业道路。
刚开始打乒乓球,曾志英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只不过,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很快将这份新鲜感消耗殆尽。“让小孩吃这份苦太难了,我也曾哭着说不想练。”她回忆道。
最难忘的还是9岁那年的“墙壁事件”。一天,年幼的曾志英独自前去训练,因为没听教练话被罚面壁一下午。傍晚回到家中,面对父亲“今天练得怎样”的询问,她谎称“练得不错”。谁知,父亲早从教练那儿得知实情,气得又罚曾志英站到晚上9点。“当时的情景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如今回想起来,她只觉得好笑。
就这样,在父母“软硬兼施”的鞭策下,曾志英成绩一路上升:12岁代表河南省体校参加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一举夺魁;获奖后,被铁道兵体工队选中赴京训练;后又因故回到河南省队打球,并成长为队内主力。“被选进专业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当时,曾志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进国家队!
皇天不负苦心人。凭借亮眼的成绩,曾志英如愿被选入了国家队。然而,这座国内乒乓竞技的最高殿堂里人才济济。与众多小运动员一样,曾志英虽然训练更加刻苦,但两年间始终未获正式比赛机会。
1985年是曾志英乒乓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年,国际乒联突然修改规则,要求球拍两面胶皮必须不同颜色,让擅长削球变幻的曾志英措手不及。以往,她会依靠快速旋转球拍来迷惑对手,但现在这种战术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新规让我信心崩塌,感觉谁都打不赢了。”此后,曾志英变得异常暴躁,这犯了运动员的大忌。某次内部比赛,焦虑情绪竟令她一急之下摔断了球拍。这一切都被场边观赛的教练看在眼里。后来,国家队决定让曾志英回省队“练一练”。她明白,随着球拍木屑飞溅的,还有自己的奥运梦。
远赴智利教球,转为卖顺德家具
带着行李箱离开了国家队,曾志英开始重新寻找出路。机缘巧合之下,她来到了珠海交警队,很快被广东省队征召打第六届全运会,只是成绩并不理想。而后,看中其运动基础,珠海体委又调她去打了一年保龄球。“我其实很少有机会穿警服,因为珠海体委总是调我去比赛。”她调侃道。
殊不知,曾志英参加全运会的消息,被远在南美洲的朋友王晋富看到了。王晋富在国内曾代表山西队打球,后来被国家体委派到智利援教乒乓球,两人算是旧相识。
“当时,我朋友在中国驻智利大使馆看到了广东的报纸,上面报道了我参加全运会的新闻,就立即联系我,问我愿不愿意去智利。”在多次书信往来中,曾志英得知,智利北部城市阿里卡的俱乐部正巧想从中国找一位教练过去带队训练,而且当地人温和热情,一年四季如春。
截图为曾志英在国内某社交平台开设的账号。
截图为曾志英在国内某社交平台开设的账号。
“这或许是个好机会。” 在旧友的介绍下,曾志英动心了,“我从没去过智利,那时候网络也不发达,全是靠朋友介绍。”身为运动员的曾志英,早已习惯了东奔西跑,很快决定只身前往那个陌生的国度。当时,她内心计划的是只去一、两年,没成想竟一辈子留在了那里。
横跨半个地球,曾志英在智利重新开启了乒乓球生涯。凭借精湛的技术,刚去不久的她很快便代表当地城市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优胜,也赢得了当地乒乓球界的认可。只不过,乒乓球在当地普及程度并不高。久而久之,俱乐部难以承担曾志英的教练薪资。
“要不你就开个店做生意?”此时,当地华人朋友的建议点燃了曾志英。原来,阿里卡是智利最北部的城市,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有着巨大的市场,用朋友的话来说就是“手里有什么就能卖什么”。
于是,曾志英转型经商,从内衣裤起步到服装,再到五金、玩具。2005年,她弟弟来到智利,计划将顺德的办公家具卖到南美。历经波折,他们的家具品牌在当地打开了知名度,生意逐渐走上轨道。“我们一直和中国做贸易进出口,现在主要是将佛山的家具卖到南美地区。”生意壮大后,曾志英彻底告别乒坛,成为商界精英。
年近不惑重挥拍,在高龄圆梦奥运
时光流转,曾志英重拾乒乓球拍,已是2005年。当时,她担心儿子沉迷游戏,就鼓励他参加乒乓球业余比赛,自己也一起陪着打。未曾想,远离球台多年的曾志英竟重燃激情,重返赛场。
此后,她频繁参赛,优异的成绩使其国际排名跃居智利女队第一。2023年,泛美运动会中的亮眼表现,更让她的亲友开始热议巴黎奥运会。“当时觉得我的年龄参加奥运会是天方夜谭。”可事实是,曾志英又一次在选拔赛中拔得头筹,“从那时起,我开始认真思考奥运的事,反问自己‘为什么没可能呢’”。
要打进奥运,曾志英必须先通过两场关键比赛。在第一场比赛上,曾志英输给了加拿大华裔选手张墨,这意味着她仅剩一次机会。
离关键之战还剩两天,曾志英辗转难眠,脑海里不断浮现打进奥运那一刻的激动场景,反复自问“就差这一步了,我该怎样面对呢”。抽签结果出炉后,她暗自鼓劲:“这几个对手我都有得打,只要保持平常心就行!”
关键一局,曾志英对阵危地马拉选手科尔德罗,两人之前在葡萄牙有过交手。到了曾志英的赛末点,焦虑的思绪一下子又飘回她的脑中,痛失关键分。此刻,她屏蔽了场外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不断提醒自己“稳扎稳打,拿下这一分”。最终,曾志英以4:0取胜,锁定奥运出战资格。
“我的梦想成真了!”这一次,离开国家队多年的曾志英,成功走上了这个梦寐以求的舞台,激动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场外,专程乘机为曾志英助威的家人朋友,此时也高兴地互相拥抱。
很快,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在这里,曾志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参加这种大赛真的是第一次”。面对世界顶尖高手与山呼海啸的欢呼声,她的内心免不了恐惧。赛前准备时,曾志英坐立难安,紧张的心情溢于言表。
比赛上,本属进攻型的对手突然改了打法,转成了防守型。“我是按进攻型做的准备,一时间心态乱了,就没守住。”最终,曾志英没能打进正赛。她坦言:“那场球是我战术上的失误。”
但这场比赛的意义远超胜负。去年12月,某外媒评出2024年度全球100位最鼓舞人心和最有影响力女性,她榜上有名。该媒体附上的评语是“这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阐释”。
在佛山备战世乒赛,出征即是胜利
奥运的“硝烟”已散,但曾志英的征战旅途刚刚开始。为备战今年5月的多哈世乒赛,她提前一个多月便扎进佛山体校开始特训。
四月的佛山,潮湿闷热。每天下午,佛山体校的乒乓球馆里,总能看到曾志英挥汗如雨的身影。“我基本每天都练,每次练两三个小时。”在她看来,佛山体校的软硬件设施配套不错,而且这里的教练在技战术方面也能给予很好的指导帮助。
更令人称道的是,这位乒坛“常青树”还时常向体校的少年学员虚心请教,这群孩子们也亲切称其为“曾奶奶”。“他们都是祖国的小花朵,也是未来的世界冠军。”她表示,年轻时打的球还是小球,技术也与现在大不相同,除了和小朋友们聊天切磋,自己也会每天都看视频学习新技术。
曾志英分享年轻时获奖的照片。图为其社交媒体账号截图
曾志英分享年轻时获奖的照片。图为其社交媒体账号截图
从年幼练球到中途放弃,到年近半百再次拿起球拍,谈及陪伴自己半生的乒乓球,她笑说“心境早已不同往日”。“年幼时打乒乓,离不开父母在后面鞭策,而目标就是要打国际比赛的。而现在,乒乓球是我的一种爱好,给我带来了无限快乐,输赢反而并没那么重要。”
正如这次参加多哈世乒赛,曾志英深知,在这场业界最高级别的比赛中,能参赛的选手都各大洲选拔出来的顶级高手,自己能参赛就已经“完成任务了”,如果能赢下一场,那更是“超额完成任务。”
“我是从内心热爱打球,希望能一直打下去。”展望未来,曾志英目光坚定,只要身体允许,成绩上能维持一定水准,就会继续拼下去。
采写:南方+记者 王芃琹 白桦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