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环两江”先行区,正式启航。日前,佛山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举行“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方法论。
“环两江”先行区是佛山市委实施“北向战略”和“西进计划”的战略交汇点,也是佛山承东启西梯次发展的中部地带。高标准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既是佛山市委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拓展经济发展纵深的战略部署,也是“再造一个新佛山”的重要举措。
以发布会的举行为标志,佛山吹响了建设“环两江”先行区的“集结号”。会议透露,佛山已印发《关于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意见》(下称《意见》),对“环两江”先行区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接下来,佛山将深入贯彻省委决策部署,统筹资源投入,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高标准建设先行区,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环两江”先行区。廖明璨 摄
“环两江”先行区。廖明璨 摄
定位关键
助阵“再造一个新佛山”
“环两江”先行区实施范围涉及佛山市五个区,由核心区、协同区两部分构成,其中核心区包括丹灶、西樵、九江、龙江、白坭、西南等6个镇街,协同区包括西江、北江沿线的狮山、南庄、乐从、勒流、杏坛、荷城等6个镇街。
这一区域,是佛山市委实施“北向战略”和“西进计划”的战略交汇点,也是佛山承东启西梯次发展的中部地带,资源要素全面,发展空间广阔。由此,《意见》赋予了“环两江”先行区以三重定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地、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以及高品质岭南水乡旅游目的地。三重定位透露出佛山建设“环两江”先行区的三层考量。
从贯彻落实省委部署的角度看,广东省委赋予佛山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对“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也作出了系列重要部署。面对新使命新任务,佛山亟须找准一块“试验田”,以先行先试引领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而“环两江”先行区是樵桑联围的核心区域,历来有不俗的协同共治基础,具备扎实的改革创新本底,是佛山得天独厚的“先手棋”。
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看,佛山东部的禅城、南海、顺德三个区经济较为发达,西部高明、三水则相对薄弱。根据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客观规律,佛山必须培育做强中间地带的发展动能,再辐射带动两翼协同发展。
“环两江”先行区。戴嘉信 摄
“环两江”先行区。戴嘉信 摄
通过高标准建设“环两江”先行区,发挥其承东启西的作用,佛山正在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际上,建设“环两江”先行区还有利于佛山锚定粤港澳大湾区的全新定位,深化与粤西粤北的协同联动,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助阵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而从服务“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来看,“环两江”先行区的建设同样意义不凡:这一区域产业结构完整,文旅资源丰富,绿美本底厚实,发展空间广阔,将其打造为佛山新的增长极,必将为新佛山建设注入强大动能,更好展现“多彩佛山”。
目标明确
谋划重塑空间格局
蓝图绘就,目标先行。根据《意见》,佛山已明确了建设“环两江”先行区的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到2025年底,先行区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品质提升、城乡融合等将加力提速,成为佛山“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的重要展示区。
到2027年,先行区的镇域经济、环境品质、公共服务等将显著变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到2030年,先行区的城乡面貌将发生根本改变,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引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展现“多彩佛山”的重要窗口。
时间紧任务重,佛山如何确保目标如期实现?六项工程成为佛山的主抓手。发布会透露,建设先行区的六项重点任务分别为:实施产业体系向新工程,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实施文旅融合发展工程,打造岭南水乡旅游新IP;实施全域治水兴水工程,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实施城乡添彩增绿工程,塑造岭南特色新风貌;实施公共服务提质工程,形成共建共享新格局;实施重点改革攻坚工程,探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文旅融合发展工程中包括建设三大文旅产业集聚区、打造“一圈五带”旅游精品线、培育文旅产业七大新业态、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等,有不少是佛山首次提出的新概念。
“环两江”先行区。资料图片
“环两江”先行区。资料图片
不仅如此,以《意见》为总纲领,佛山还将紧紧锚定先行区建设的“三个定位”,努力塑造“1+2+3+4”的空间格局。
其中,“1”是重塑1个“环两江”活力圈,具体来看,佛山将以环两江江堤路为主轴,坚持发现价值、重塑价值,努力打造成为旅游交通圈、景观风貌圈、文旅产业圈,使之成为佛山生态文明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版图上的一条耀眼“项链”。
“2”是构建2条发展廊道,一条是以季华路及其西延线为主轴的陆路梯度发展廊道;另一条是以樵北涌—有为水道—官山涌—听音湖—吉水主排涌—陈仲海涌—人字涌—儒林水道—英雄河为主要线路的水乡联动发展廊道。
“3”和“4”则分别是布局3类产业集聚区和提升4个新型城镇组团。其中,产业集聚区包括文旅集聚区、工业集聚区和农业集聚区,新型城镇组团包括西南、西樵、丹灶+白坭、九江+龙江4个城镇组团。
加快落地
明确五项具体举措
建好先行区,起步即加速。发布会披露,接下来,佛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将重点从五个方面落实好市委的决策部署,推动先行区建设加快落地见效。
一是抓好规划引领。为进一步明确先行区建设的指引,佛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将尽快启动实施先行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统筹协调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编制先行区产业发展、城乡风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3个专项规划,力争于今年8月完成,形成“1+3”的规划体系,还将推动各区各部门出台文旅、交通、城乡环境、治水兴水等8个方案,让先行区建设从蓝图设计转化为各级各部门的具体行动和具体举措。
二是抓好年度任务落实。目前,佛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已印发《2025年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点任务清单》,聚焦《意见》的“三个定位”“六项工程”提出了32项重点任务,接下来将会同各级各部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三是抓好重点项目实施。佛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将建立市区镇三级项目库,其中2025年度的重点项目清单正在梳理和谋划中,既包括产业、文旅等方面的发展类项目,也包括重大交通工程、公共服务等基础性项目。项目确定后,佛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将以“挂图作战”的方式抓好落实,以实物增量推动先行区建设落地见效。
四是抓好改革创新。佛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将会同市委改革办及有关部门,锚定先行区建设的所急所需,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谋划梳理一批具有前瞻性、突破性的改革事项,抓好改革探索,激发先行区发展动能,为全省、全市先行探路。
五是抓好宣传推广。为有效提升先行区的辨识度、社会知晓率,营造良好的先行区建设氛围,佛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将加快建立先行区统一形象标识体系,设计专门的LOGO,还将策划环两江骑行、马拉松、龙舟赛等系列活动赛事,并宣传好、报道好先行区建设的动态情况。
整理:王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