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广东住建系统这样筑牢安全“防护网”

作者 陈薇 2025-10-16 07:00

“有限空间作业风险极高,履行审批手续、设置警示标志,每一步都不能省。”近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安全帮扶专家组在韶关某建筑施工项目检查时,发现地下室消防水池有限空间拆模施工作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现场专家严肃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2天后,该项目便完成了整改,履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将地下室消防水池施工纳入重大危险源,增设明显标识,并配备气体检测仪、呼吸器等应急救援物资。

这是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深入开展专家帮扶指导、推动隐患排查治理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持续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具体措施落地见效,狠抓房屋市政工程、城镇燃气、城乡房屋建筑、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等重点行业安全防范,把责任措施落实到基层末梢、岗位人头,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年广东省城市供排水应急演练暨防汛部署培训会现场。

2025年广东省城市供排水应急演练暨防汛部署培训会现场。

专家精准“把脉”

技术力量下沉助力隐患整治

“不少企业知道要防隐患,但不知道隐患在哪、怎么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该厅扎实开展“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让专业技术力量下沉,破解隐患整治难题。

房屋市政工程面广量大,安全生产须臾不可放松。今年上半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队伍赴深圳、汕头、阳江、潮州等市开展帮扶指导工作。下半年,该厅委托5家第三方机构对全省21个地市开展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帮扶指导。

帮扶过程中,专家深入基层一线,聚焦企业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精准诊断把脉。他们不仅帮助排查施工现场问题隐患,更针对安全管理短板提出整改建议,同步开展政策宣讲和《安全生产法》等法规解读,助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截至目前,共派出专家215人次,检查在建工程项目200个次,发现并落实整改事故隐患3814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317项。

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一体化平台。

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一体化平台。

自建房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广东持续深化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全部2150.16万栋自建房排查摸底任务。“对存在隐患的27.19万栋自建房,已完成整治并销号27.08万栋,整治销号比例为99.61%,剩余未销号的均已落实管控措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建房领域安全生产专家下基层服务帮扶工作也稳步推进。省级专家配合住建部工作组赴深圳、东莞、汕尾开展现场核查,督促有关单位立行立改;联合省教育厅等六部门组成帮扶小组,对存在高风险经营性自建房的地区开展服务帮扶;派出专家赴深圳、珠海等10个地市开展下基层服务帮扶行动。今年累计派出专家29人次,对163栋经营性自建房隐患整治工作实施帮扶指导。

燃气安全是城市运行的重要生命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燃气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系列部署,先后出台《广东省加快推进城市天然气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5个重要文件,成功修订《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完善城镇燃气工作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

针对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问题,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列出10大类33种常见问题清单,组织地市全面排查检测;为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坏,出台《关于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管理办法(暂行)》,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事故数逐年下降。

近期,全省还派出数十支专家队伍超百人(次),开展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问题技术帮扶行动,对各地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违规占压、穿越密闭空间等问题进行排查整治。

“下一步,将组织我省燃气从业人员全覆盖开展培训,对全省燃气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运行、维护和抢修人员开展培训。”上述负责人表示,同时依托“万名专家下基层”机制,对涉燃气管道第三方施工管理开展专项技术帮扶,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一线,通过台账查阅、现场指导等方式排查整治风险隐患,解决管道保护突出问题,遏制第三方施工破坏事故,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环境。

强化应急能力

筑牢全省住建领域安全防线

在隐患排查治理一线,企业员工争当“安全吹哨人”:深圳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员工果断处置电动车充电冒烟,惠州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及时制止工人使用淘汰门字架,河源某建筑有限公司员工发现并上报脚手架支撑体系失稳隐患……

这些案例生动表明,内部报告奖励制度正有效激活企业安全管理的“神经末梢”,一个个普通岗位上的敏锐发现、一次次第一时间的风险管控,共同筑起了住建领域安全生产防线。

隐患排查治理“防患于未然”,应急能力建设则重在“抢险于即时”。面对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的严峻挑战,广东住建系统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构建起覆盖排水防涝、工程防护、设施管护等各方面的应急防御体系。

其中,在排水防涝方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年来积极抢抓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机遇,支持全省各地实施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指导各地市开展《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建设改造方案》编制工作,建立全省供排水等地下管网建设改造项目库。同时,指导广州和中山分别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应急排涝基地,持续推动湛江、清远、江门等省级备用排涝基地建设。应急基地在今年汛期初步形成辐射周边地市的应急排涝支援能力。

怀集洪涝灾害救援充分展现了这套应急防御体系的实战效能。今年6月,面对台风“蝴蝶”引发的肇庆怀集超百年一遇洪水,全省住建力量闻“汛”而动。25支环卫队伍昼夜清运淤泥垃圾857吨,11支水务救援队伍携44台大型设备全力抽排积水。27名省级房屋安全专家联合60名地方骨干,对1102栋水浸房屋开展应急评估,精准划定安全等级,为后续修缮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肇庆怀集洪灾后,房屋结构安全专家现场排查。

肇庆怀集洪灾后,房屋结构安全专家现场排查。

在一次次台风暴雨考验中,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通过强化值班值守、预置抢险力量和装备、落实涉险人员转移避险、加强行业领域重点部位风险隐患排查和安全防护、开展灾后安全评估等,不断提升极端天气应对能力,为全省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肇庆怀集洪灾后,房屋结构安全专家现场排查。

肇庆怀集洪灾后,房屋结构安全专家现场排查。

推进“数字住建”

为安全治理注入科技动能

在东莞,“莞e住建”小程序正悄然改变着住建领域的管理模式。这款专业综合性移动应用上线以来,已吸引31.74万用户,日均访问量约4709次,累计提供服务50万次。

小程序集业务办理、信息公示、房源查询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特别是在危房管理方面,基于房屋一张图搭建的危房管理模块,实现了危房信息登记、巡查记录、整改、销号等全流程闭环管理。目前已辅助完成超1200栋危房的巡查工作。

在限额以下工程监管方面,已依托“莞e住建”小程序实现限额以下工程开工登记、施工检查、完工登记等功能,打造限额以下工程“线上小程序+智慧监管平台+网格巡查”三位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进一步实现限额以下工程全流程信息化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录入限额以下工程49486项,检查223942项次,发现隐患12649个,均已整改闭环。

群众、村委会人员通过小程序即可进行小散工程相关信息在线登记,镇街利用小程序开展数字化巡查,目前已巡查施工现场 15891次,其中记录巡查隐患数726条,均已要求相关问题限期完成整改。

广州创新建成全国首个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形成全市一张“三维数字底图”。该平台汇聚全市域7434平方公里测绘影像数据与三维地形地貌,约1300平方公里的城市重点区域现状精细三维模型、约300万栋承灾体调查建筑白模、全市9万公里地下管线三维模型等。

在琶洲岛试点区域,广州布设了22套燃气监测设备、13类11342个点位消防感知终端,实现对燃气管网、地下管线拓扑结构及地面重点建筑实时监控。这套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平台,让城市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

全省层面,广东正以“数字住建”建设为抓手,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全面提升隐患排查整治效能,为住建领域安全治理注入科技动能。

在重点领域监管方面,广东依托“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一体化平台”,打通工程检测、建筑起重机械、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评定等专项业务系统数据,实现项目隐患统一识别、闭环整改,让工地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在数据资源管理方面,借助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汇聚1.56亿条住建领域数据,支撑242个单位共享需求,助力隐患排查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判”。

同时,全省稳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自动采集、监测分析和预警上报,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任重道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纵深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通过强化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控、全面加强燃气安全管理、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创新科技应用手段等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治理能力,夯实筑牢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防线。

南方+记者 陈薇

编辑 余佩 张会玲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