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博双节文化大餐:千年彩陶盛宴点亮国庆中秋假期

作者 郭悦 2025-09-28 14:30

百年馆藏珍宝首次集结,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正在深圳博物馆悄然展开。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深圳博物馆为市民准备了一份文化大礼。9月27日晚,“陶上星河 炫彩手作——深圳博物馆藏彩陶艺术展”在深圳博物馆同心路馆(古代艺术)8号展厅正式与观众见面,并长期展出。

彩陶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见证,凝聚着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此次展览以百余件(组)馆藏彩陶精品,系统梳理了中国彩陶从起源、鼎盛到衰落的发展脉络,为假期中的市民提供一个兼具文化内涵与互动体验的好去处。

彩陶瑰宝: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展览以各文化类型彩陶为时间线索,精心遴选了深圳博物馆珍藏的百余件(套)彩陶文物,构建起一部立体的中国彩陶发展史。

这些彩陶珍品中,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鱼纹彩陶罐,用墨线勾勒出灵动鱼形,承载着新石器时代先民的渔猎祈愿与图腾崇拜;有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四大圆圈枝叶网纹彩陶壶,各圈内枝叶方向不尽相同,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与描绘。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咸头岭文化的彩陶圈足盘,红彩与白陶衣的碰撞,恰似鹏湾潮汐与阳光的对话,彰显了深圳本地7000年人类文明史的文化积淀。

这些彩陶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制陶技艺的高超水平,也是先民与自然、生活深刻联结的实物见证。

展览亮点:四大特色打造文化盛宴

本次彩陶展亮点纷呈。大部分藏品为首次公开亮相,展现了深圳博物馆近年深入挖掘馆藏文物潜力的成果。

展览内容涵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等重要考古学文化,呈现了诸多前沿学术成果。咸头岭文化彩陶与黄河中上游流域彩陶珍品交相辉映,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崭新诠释。

此次展览特别注重科技与文物的融合,运用了手势交互系统、地面体感互动等多种科技手段,提升了观展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策展人还特意安排了定点讲解服务,每天15:30为观众提供专业讲解,帮助游客深入了解彩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双节联动:中外彩陶对话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博物馆同心路馆目前正同时展出两大彩陶主题展览。除了新开幕的中国彩陶艺术展,还有将持续至10月8日的“瑰丽永驻——古希腊彩陶及普利亚艺术文化特展”。

这一展览展出来自意大利普利亚大区6家文博机构的115件(套)藏品,包括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彩陶、雕塑、青铜器等。

两大展览一中一西,一古一今,形成了有趣的文明对话,让观众有机会比较不同文明背景下彩陶艺术的异同,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路径。

互动体验:社教活动丰富假期生活

针对国庆中秋长假,深圳博物馆策划了系列社教活动,涵盖全年龄段观众。

展览期间,馆方将推出“深博雅士学园”冬季课程、彩陶制作体验、展览进校园、陶瓷纹饰制作体验(银发专场)、戏剧教育课堂等活动,让观众不仅能够观看展览,还能亲手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

这些互动活动特别适合家庭参与,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感受陶艺带来的平静与和谐,度过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长假。

南方+记者 郭悦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栾艺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