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读深圳名校托管的高中,我有信心考上理想的大学!”9月开学季,潮州今年中考成绩屏蔽生邓格致选择在深圳实验教育集团饶平县第二中学读高中。
这一选择背后,是当地高中教育的重要改变——今年初,深圳实验学校托管帮扶饶平二中,同时潮州市叫停市属高中在饶平“掐尖”中考尖子生,像邓格致这样的优质生源得以留在县城念高中。
名校托管、成绩提升、生源回流……自去年以来,粤东西北的县级高中(以下简称“县中”)教育提升行动正稳步推进。茂名、清远、梅州、河源、韶关、汕尾、潮州、揭阳、云浮等市的县中,纷纷和珠三角知名中学或省级师范类高校建立托管帮扶或合作办学关系,托管一方派出校长、骨干教师等进驻后发地区县中,托举起当地县中振兴之路。
此前粤东西北县中面临优秀教师和生源“双流失”的困境,此次以名校托管推动县中振兴,将有效补齐县域教育发展短板,稳定本地生源,形成“教育兴—人才聚—经济活”的良性循环,为县域发展培育持久内生动能。
派出“校长+骨干教师”团队
名校接管试点县中
“教材和广州六中相同,试卷、教学进度完全对标,连校长都是广州派来的,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校资源,我没理由不留下!”今年中考,以连州前10名成绩考入广州六中连州实验中学的高一新生梁雅静,道出了粤东西北尖子生的新选择。
自去年底开始,广州六中牵头托管帮扶广州六中连州市实验中学,让这所学校受到本地学子的青睐。
有广州名校的托管以及市级高中停止在连州“掐尖”的政策护航,今年大量中考尖子生留在连州本地读高中。黄津 摄
有广州名校的托管以及市级高中停止在连州“掐尖”的政策护航,今年大量中考尖子生留在连州本地读高中。黄津 摄
而这场教育托管的源头,正是全国、全省在推进的“县中振兴”计划。
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今年我国将推出“国家县中振兴行动计划”,把县中作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突破点;我省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也将“县中振兴”作为县域发展的重要发力方向,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
去年5月,我省公布首批15个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省教育厅随后在全省推开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县中托管帮扶工作。从去年底起,珠三角6地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方式一对一托管试点县1所县中,帮助县中在教育质量、教师素质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管理水平上实现“四个明显提升”。托管帮扶周期3年,被帮扶县中均冠上珠三角帮扶名校的校名。
目前,粤东西北各地县中托管帮扶正在有序铺开。
除深圳实验学校托管帮扶饶平二中、广州六中托管帮扶广州六中连州实验中学外,粤东西北其他已形成托管关系的县中还有:
珠海一中托管帮扶阳西一中、广州二中托管帮扶广东高州中学、佛山一中托管帮扶汕尾海丰彭湃中学、东莞高级中学托管帮扶惠来县一中、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托管帮扶东源高级中学、佛山市南海区艺术高级中学托管帮扶新兴县华侨中学、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托管帮扶南雄市黄坑中学、华师附中托管帮扶蕉岭县华侨中学等。
深圳实验学校托管帮扶饶平二中。受访者供图
深圳实验学校托管帮扶饶平二中。受访者供图
此外,在广东省“双百行动”中,高校院所也积极与经济欠发达县(市、区)在教育领域结对共建。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代表的高校已在阳江阳西县、阳东区和汕尾陆河县、陆丰市等地陆续合作开办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公开招聘校长、名师等进驻托管学校,推动包括高中在内的中小学教育提升。
广东二师附属阳西二中。任浩沿 摄
广东二师附属阳西二中。任浩沿 摄
记者了解到,县中托管帮扶,与此前珠三角地区对粤东西北的教育帮扶有所不同,重点在“托管”。
此前的教育帮扶体现在“老师双向交流”,被帮扶学校还是以本校原有管理和教学团队为主。而托管帮扶则不同,发达地区派出“书记(校长)+管理和教学骨干”的团队进入后发地区学校,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支持下,接管后发地区学校教学管理,较此前帮扶力度更大。这种托管帮扶有利于将发达地区教学理念和方法快速植入到后发地区学校。
导入优质教学方法
县中教育稳步提升
一直以来,粤东西北地区县域经济较薄弱,县中发展受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生源和师资流失等困扰;县中教育也存在教学方法传统、数字化水平较低、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在此轮托管帮扶中,来自珠三角名校及省级师范高校的团队,给粤东西北县中带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高三班用的‘学情雷达图’,让我们告别了题海战术!”佛山一中教育集团彭湃中学高三级学生林品妍说。佛山一中托管海丰县彭湃中学后,上线了高三班AI测试系统,学生测试后系统智能总结薄弱知识点,并针对薄弱点推送个性化靶向作业,帮助学生快速提升成绩。
佛山一中教育集团彭湃中学AI伴学室效果图。 受访者供图
佛山一中教育集团彭湃中学AI伴学室效果图。 受访者供图
除数字化工具外,托管团队带来了更科学的教学方法。
“广州二中为广东高州中学带来教学理念的系统性重塑。”去年底,广州名校广州二中托管帮扶广东高州中学,学校党委书记赵军说,“我们强化集体教研机制,推行‘精准备课—精选内容—精讲精练’,注重思维启发,减少机械式训练,这一转变使课堂效率显著提升。”目前,以广州二中为核心的14人专家团队驻校任教,示范带动课堂教学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型。
广州二中托管帮扶广东高州中学。 受访者供图
广州二中托管帮扶广东高州中学。 受访者供图
针对成绩薄弱生,不少托管团队压实老师的辅导责任。
在广东二师陆河教育集团河田中学,每名老师都会负责学生薄弱学科的辅导。“学校实行老师包干辅导机制,学生哪门学科薄弱,就由相应学科老师辅导。每名老师动态辅导十几名学生,直到学生学科不再薄弱为止。”广东二师陆河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河田中学校长彭司先说。
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本地老师培训……托管团队打出组合拳,帮助粤东西北县中教育实现大改观。
尽管多数托管帮扶今年初才启动,但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托管县中今年高考成绩的提升。
阳西县两所高中分别与珠海一中、广东二师托管或合作办学后,今年该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825人,同比增加68人;广东二师陆河教育集团的河田中学、陆河中学本科上线人数较去年增加100人;佛山一中教育集团彭湃中学本科上线率提升20.61%;深圳实验教育集团饶平二中高考本科线人数833人,超预测71人;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东源高级中学本科上线人数较去年提升75%。
在托管帮扶下,科创等特色教育也有较大改观。
今年4月,阳西二中高一学生陈莹莹发明的“智能清洁安检仪”在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斩获银奖。这是阳西学子首次在国际发明大赛中获得大奖,也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助力阳西特色教育取得突破的生动注脚。
阳西二中学子获得国际发明大赛银奖。受访者供图
阳西二中学子获得国际发明大赛银奖。受访者供图
去年5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与阳西县合作成立广东二师阳西教育集团。集团将阳西县第二中学等6所城乡学校纳入管理,并向全国公开招聘党委书记、校长、名师共17人进驻各校。在加强文化课教学的同时,集团专门成立科教中心,聘请全国科创名师刘志伟作为科教中心主任,大力推广科创教育。
“科创教育能帮学生将书本知识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刘志伟说,一年多来,阳西二中科创项目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36个,科创教育实现从区域末位到前列的质的提升。
吸引优质生源回流
激发县域发展动能
名校的托管,让县中吸引力大增。记者从各地托管县中了解到,在托管后首个新生入学季,各地县中招生纷纷传来捷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留在粤东西北县域读高中。
值得一提的是,清远、潮州两市教育部门还出台更精准的政策护航,两市今年停止了市级高中在试点县连州、饶平“掐尖”招生,有效保障了试点县中的优质生源。不仅如此,清远教育部门还赋予广州六中连实中学在清远市区招收30名拔尖生的资格,这种“反向操作”增强了试点县中的辐射力。
“今年连州中考前100名学生全部留在本地读高中,而去年只有50多人。”连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广州六中连州实验中学校长宛军民介绍,除了本地尖子生“零流失”,借助广州六中连实中学首次在清远市区招生的政策,不少原籍“三连一阳”(连州、连南、连山、阳山)、在市区读初中的学子,也主动回流到连州就读。陈芊桦此前在清远市区一所民办初中读书,今年中考取得不错的成绩,最终他回到家门口附近的广州六中连实中学读高中。
广州六中连州实验中学。曾亮超 摄
广州六中连州实验中学。曾亮超 摄
其他托管县中高一招生也传来喜报。
深圳实验教育集团饶平二中共招收37名中考成绩屏蔽生,占全县中考成绩屏蔽生的八成;
佛山一中教育集团彭湃中学高一新生700分以上增加202人,中考优质生源回流率超50%;
广东二师陆河教育集团河田中学录取该县中考前10名中的5人,录取前100名中的46人,较往年有显著增长。
教育是粘合人口、推动产城人融合的关键纽带。作为县域教育龙头,县中振兴将吸引更多学子留在本地读中小学,进而带动整个县域基础教育的提升,也会吸引更多家庭集聚到县城,增加县城人口和县城发展内生活力。
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燕雨林认为,“此前,粤东西北地区‘县中塌陷’较为明显,归根结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市级对县域形成多方面的虹吸。因此,全省‘百千万工程’将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抓手,将产业、交通、民生等资源重点向县域倾斜,并将县中振兴作为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很有必要。”
目前,县中托管主要集中在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县,是否要扩大试点县,3年后是否继续托管,这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先哲建议以多个周期的托管来稳定被帮扶县中的预期,以县中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观来扭转“县中塌陷”局面。对于是否应扩大试点范围,陈先哲建议要紧密结合县域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优先选取新一批试点县,尤其是人口基数较大的县来推进,这样群众受惠面会更大。
有专家认为,托管是外部因素,要实现县中的可持续振兴,还是要增加县城教育的内生发展动能。
燕雨林建议,一是建立更加公平普惠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可从市级或更高层级来统筹教育资源分配,构建更加公平的教育;二是各试点县在推动教育发展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县域产业,打牢县域发展的经济基础,实现产教人城融合发展,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策划:陈戈
统筹:毕式明
撰文:张俊 彭骏 范永敬 黄津 陈柔燕 叶洁 陈欣欣 郭雨欢 张嘉元 赫鹏翀 林捷勇 邱淑平 李阳诗
海报:区洁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