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特训收官!178名“小海豚”满电出征,全运颁奖礼仪天团来了

深圳共青团 2025-08-31 16:24

“标准站姿再坚持5秒!”

“走姿要更稳更优雅!”

“奖牌递送动作,流畅又精准!”

这群青春面孔

曾一次次重复训练

只为把最完美的动作

留在赛场

历经20天高强度、专业化训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颁奖礼仪志愿者培训8月30日正式落幕。来自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的178名礼仪志愿者“小海豚”顺利完成培训,为这段并肩成长的培训旅程画上圆满句号。通过礼仪基础、实战模拟等多维度考核,“小海豚”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与饱满的精神状态,为接下来的赛会服务做好了充分准备。

178名学员顺利结业

交出合格“答卷”

结营仪式上,表彰环节为培训成果增添亮色。现场为圆满完成培训的学员代表颁发“培训证书”,见证了“小海豚”从青涩到专业的蜕变;同时,还为此前深度参与赛事服务的志愿者代表授予象征责任与奉献的“先锋队荣誉证书”。作为曾奋战在赛事一线的“先行者”,这些志愿者在本次培训中依旧保持着高标准的自我要求。对细节的精准把控、对担当的主动践行,“小海豚”用行动打破了“完成即可”的常规,以“做到极致”的态度,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肯吃苦、能担当、善作为”的风采,也让自己的成长,成为本次培训最动人的注脚。

成果展示超吸睛

“小海豚” 尽显专业礼仪范儿

结营仪式现场的培训成果展示环节,成为“小海豚”展现训练成效的舞台。

颁奖礼仪方阵整齐列队,从容展示礼仪基础训练成果,从标准站姿到优雅走姿,每一个动作都尽显专业风范;模拟颁奖实战演练中,各环节衔接流畅有序,精准还原赛事颁奖场景,将培训中学到的流程规范与协作技巧充分展现,赢得现场阵阵掌声,直观呈现20天严苛训练的丰硕成果。

学员心声:

汗水里收获成长

期待书写赛场荣光

“时光匆匆,为期二十天的礼仪培训即将圆满结束。回首这段日子,汗水与欢笑相伴,挑战与收获同行。”深圳大学学员代表王雨婷分享道,从最初对礼仪动作的生涩紧张,到如今能从容完成整套颁奖流程,离不开每一位培训老师的心血指导。

来自深圳技术大学的学员代表谭思琪,则分享了培训中的难忘经历,培训第二周的门球项目实战颁奖,让她对志愿身份有了新认知 ——“当把奖牌递到运动员手中,看到他们眼中的喜悦与骄傲,我才懂我们的动作与微笑,是在为荣耀时刻添仪式感。”

两位学员代表均表示,未来必将以最饱满的热情、最专业的姿态,为盛会贡献青春力量。

“三位一体” 严苛特训

打磨专业服务硬实力

本次培训构建“形体+流程+应变” 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以高标准雕琢志愿者专业素养。在形体训练中,导师团队对站姿、走姿、眼神交流、微笑弧度等细节反复打磨,从抬头角度到手势线条,力求让优雅仪态内化为肌肉记忆,同时搭配体能训练,为长时间颁奖任务夯实身体基础;流程规范训练精细到极致,奖牌托盘倾斜角度、颁奖引导步幅等都经过千次重复演练,确保各岗位衔接无缝,实现颁奖环节 “零秒控场”;战备训练则通过模拟突发天气、设备故障、嘉宾流程调整等场景,开展风险沙盘推演与压力测试,帮助志愿者在高压环境中保持沉着,将服务温度与应变能力深度融合。

青春赋能全运

“小海豚”即将开启服务新征程

培训结业不是终点,而是志愿服务的新起点。按照规划,178名“小海豚”将遵循“一队多馆、就近选派、精简高效”原则,以流动或驻馆形式进驻深圳25个属地场馆,深度参与奖牌递送、嘉宾引导、现场控场等颁奖礼仪环节。他们将把培训中习得的专业技能与服务理念,转化为赛场上的实际行动,确保每一次颁奖精准流畅,每一个微笑传递温暖,用行动守护赛场高光时刻。

以青春之名践行志愿精神,让颁奖台成为传递体育精神、展现深圳温度的窗口。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注入青春力量,向全国乃至世界递出深圳志愿服务的闪亮名片,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答卷。

看到“小海豚”的专业范儿

你是不是也想偷偷学两招?

留言区告诉我们:

你觉得哪一个礼仪动作

最“有范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